出自明王鏊的《狄梁公祠次匏庵韵》
拼音和注音
cān líng rù lóng hái wèi yòng , láng yǒu dāng jiē bù shòu h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稂莠:稂和莠,都是形状像禾苗而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比喻坏人。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歌中妩媚亦诚豪,覆体何人脱御袍。
鍊石有方天可补,檿弧无验鬼空号。
参苓入笼还为用,稂莠当阶不受薅。
南望河阳如在眼,青山无限白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