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内翰赠诸进士

一官归老岂嘉宾,喜见群材入选抡。
学变古今人得意,化行梁楚俗还醇。
士蒙余勇天同力,诗度清秋物再新。
勉作功名求善颂,径从平地据通津。

作品评述

《次韵杨内翰赠诸进士》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位官员归老,岂能称为贵宾?
喜欢看到众多才俊中有人被选中。
学识变幻,古今人都得意洋洋;
文化风尚转变,梁楚之地的俗气重新纯净。

士人们因天赋和努力获得成功,
他们的诗文在清秋中焕发新意。
我劝勉你们追求功名,用善行来歌颂,
直接从平坦的大地走向通津之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杨内翰赠送给其他的进士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士人们的赞美和鼓励。首句“一官归老岂嘉宾”言简意赅,表达了作者对官员离职归隐的看法,认为他们已经不再是重要的人物。然而,作者却非常高兴地看到有许多才俊被选中,这是一种对新生力量的欣喜。

接下来,诗中讲述了学识的变迁和文化风尚的改变。作者认为,古代和现代的人们都因自己的学问而感到自豪和满足。文化的转变,尤其是梁楚地区的风俗变得纯净,回归了传统的美德和道德。

第三和第四句表达了作者对士人们的赞赏,他们通过天赋和努力取得了成就,他们的诗文作品在秋天中焕发出新的魅力和生机。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这些士人们的劝勉。他鼓励他们通过善行来追求功名,用自己的行动来歌颂正义之道。最后一句“径从平地据通津”表示应该从平凡的起点开始,努力向成功之路前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士人们的赞美和鼓励,鼓励他们在追求功名的同时坚持善行和道义,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文化风尚的变迁和作者对传统美德的渴望。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春风吹袂过溪塘,有客来称铁面郎。今代贵人甘软媚,可能肮脏倚门墙。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仍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未出胞胎事已蹉,出胞胎后转譊讹。韶阳拄杖头边眼,供佛烧香不在多。

山形虎脊高低去,帆影鱼鳞远近来。已到江南望江北,更留青眼为谁开。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山中坐。静看落花堕。问何为,待结团*果。

光景如梭,劝早早回头寻活计。莫被利役名牵,酒色昏迷。是非人我,空惹闲气。铅枯汞竭,恁藏休悔,谩尔伤悲。便做从今,下手理会,宁早莫稽迟。呆痴。自落便宜。纵养家千口成何济。枉使身心劳碌,昼夜无眠,老却朱颜,教君憔悴。何须自苦,怎不回首,自家推算,无常有谁能

任丘马首有筝琶,偶落吟鞭便驻车。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达京师。

冬十有二月,朞三日六旬。高怀局宇宙,良会惜参辰。乘兴访安道,扣窗呼孔宾。袭人薰蕙若,夺目烂犀珍。风景乾吟笔,林花眩醉裀。溪山逢旧识,水竹乐閒人。岁签逡巡换,春炜次第新。抚时嗟易失,涉道渺无因。循物探天运,冥心观我身。相期共无斁,不与迹同陈。

夜久看书眼倍明,春来觅句思偏精。不嗔科举遗佳士,更把时文教后生。

独伴羝羊海上游,相逢血泪向天流。忠贞已向生前定,老节须从死后休。不死未论生可喜,虽生何恨死堪忧。甘心卖国人何处,曾识苏公义胆不。

野寺依溪曲,长桥接柳堤。俗人忙不入,孤客自安栖。懒散今成性,烟云尽入题。邻居有农父,时与话耕犁。

客屦自来去,山翁病不知。座无掬道士,门有艾天师。

风飘雨洒帘帷故,竹映松遮灯火深。宿客不来嫌冷落,一尊酒对一张琴。

水花翦翦坠同云,万里横陈似画坤。不见银杯兼缟带,知谁肯访席为门。

留心俭让唐虞道,恣意贪求桀跖徒。闲坐思量茆屋下,夜深秋月照平湖。

残月光中强揽衣,欲随乌鹊向南飞。无端客梦难收拾,落在西城晚不归。

一昔淮南岸,两旬扬子江。山川总极目,天地偶为邦。竟日师虞老,何年虏自降。知心除是月,夜夜照蓬窗。

一卷田园杂兴诗,世人传诵已多时。其中字字有来处,不是笺来不得知。

飘风吹面酒无力,万响摇摇不停息。主宾才然立分鼎,抑抑威仪长不忒。冰盘时荐樱笋香,乌丝快洒蔷薇墨。夜深山静天四垂,悠然发我真闻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