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陵傅漕余预乡荐时傅兄持文衡

著作承明近玉堂,云何持节尚为郎。
运储巧思蜀诸葛,揽辔澄清汉范滂。
自昔谋猷资启沃,於今军国欠平章。
商岩事业公须继,好趁春风朝未央。

作品评述

《与金陵傅漕余预乡荐时傅兄持文衡》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它的诗意表达了对朝廷中贤能之士的期望和对国家兴盛的渴望。

这首诗以金陵(今南京)的傅漕余为诗的寄托对象,傅漕余是杨冠卿的朋友,他的才华被赞誉为能够持衡衡量国家政务。诗人称赞傅漕余的才能,将其比喻为承袭明朝玉堂(指朝廷)著作的人物,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赞赏。

诗中提到了蜀中的诸葛亮、汉朝的范滂,用以形容傅漕余聪明才智、睿智过人。诸葛亮是蜀汉时期的重要谋士,而范滂则是东汉末年的名臣,两者都是历史上才智出众的人物。通过将傅漕余与他们相提并论,诗人将傅漕余的聪明才智与这些伟大的前辈相提并论,突显出他在政务上的能力和聪明才智。

诗中还提到了诗人自己,他自称自己是历史上有才干的人物的继承者,同时表达了对当前朝廷缺乏贤能人士的不满。他希望像商岩那样的杰出人物能够在事业上做出贡献,引领国家的发展,朝着光明的未来迈进。

整首诗意味深长,通过对傅漕余才能的赞美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人表达了对于有才德之人在国家政务中的重要性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历史人物的比喻,以及对政治现状的批评,体现了杨冠卿对于国家兴盛和良好政治环境的期望。

作者介绍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乃眷赏西顾,偏师暂首征。灵旗方直指,犷俗自亡精。禹斜终驯致,尧对渐化成。不须严尉候,于廊海弥清。

不肯资章甫,胜衣被木兰。今随秣陵信,欲及蔡州坛。野寺钟声远,春山戒足寒。归来次第学,应见后心难。

闲吟鲍照赋,更起屈平愁。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

留连晡时酒,吟咏古人诗。夕阳傍秋菊,采之复采之。采之欲遗谁,将以赠所思。所思在何许,千古不同时。四海倘不逢,吾宁独去兹。愿言秉孤贞,勿为时所欺。

俯仰之间又一年,即看科诏下天边。功名万一来相逼,试向荣途小著鞭。

才方八月中秋,又是九月十五。唯有这个不迁,一众耳闻目睹。

延年有妹颜如花,十四选入君王家。翡翠结帘玉镂床,君王一时无暂忘。朝朝出入芙蓉殿,莫道妾身出微贱。妾生未久身入泉,上天何不与妾年。君王爱妾言不死,逐夜宫中唤方士。

一时花木斩新栽,露萼烟苞逐渐开。好事人人能爱惜,莫教容易拥蒿莱。

秋声入梧桐,落叶惊瓮牖。菊丛生细香,安排作重九。幽子曳杖吟,蓬门独搔首。故人惠然来,新诗出琼玖。欢言扫吾室,饾饤随所有。高谈杂古今,疑义相可否。当年醉翁意,固不在杯酒。人生等一梦,谅无金石寿。从渠拳钟鼎,未可薄藜糗。斯须较荣枯,千载判妍丑。君侯文章家,世胄

尝闻淮南王,鸡犬从此去。至今山头石,马迹尚有处。使君辞从官,终日绝尘虑。望望云汉间,想见宾天驭。

一霎山前春雨乾,丛林气韵洗衰寒。水明玉兔随征棹,线重金鳞上钓竿。午钵莫嫌分饭甑,千僧无念集蒲团。化机妙应头头准,手眼通身不著谩。

物生天地间,同此一太虚,林林各自植,但坐形骸拘;日夜相残杀,曾不置斯须,皮毛备裘褐,膏血资甘腴。鸡鹜羊彘辈,尚食稗与刍;飞潜何预汝,祸乃及禽鱼。豺虎之害人,亦为饥所驱;汝顾不自省,何暇议彼欤?又于人类中,各私六尺躯,方其忿怒时,流血视若无。我欲反其源,默观

垂虹亭上角巾倾,鼍怒龙吟醉不听。安得对君浮大白,想应嗤我汗新青。梦魂舞蝶随春草,时节宾鸿点暮汀。湖海扁舟须及健,莫教明月照星星。

须眉似是绮皓。耳目已非旷娄。受明上座顶礼,视彼老公血讐。

平生念丘壑,着我胸中云。偶为山樊居,白云乱衣巾。物类感湿燥,人情异莸薰。奇峰霭朱夏,擘絮浮阳春。兴来揽之游,要观尘外身。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疏枝坚瘦骨为皮,忽迸红英簇紫蕤。娇女乍看齿生液,分明茜糁缀饧枝。

东风渺渺客天涯,病眼先春已见花。远欲报君羞强聒,老知随俗厌雄夸。穷通往事真如梦,得失秋毫岂更嗟。邂逅故人唯有醉,醉中衣帻任欹斜。

湖上波涛一剑空,冶金留取镇龙宫。八方灵索悬坤轴,万古苍标定劫风。不用断鳌扶四极,谁令铸鼎象群凶。登真未了神仙事,累代方知济世功。

陋巷柴门揜寂寥,一窗风雨晚萧萧。清秋渐冷尤宜懒,闲日苦长无处消。乌几青筇扶病弱,素琴黄卷伴逍遥。交朋南北音书隔,虽有芳樽谁可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