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词

科笋如刳佛面皮,科灯如点佛膏脂。
重科叠科何时了,奉劝诸官发大悲。

作品评述

《判词》是宋代徐明叔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科举考试的残酷和无情,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批评。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科笋如刳佛面皮,
科灯如点佛膏脂。
重科叠科何时了,
奉劝诸官发大悲。

诗词的诗意主要是针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讽刺和批评。作者用"科笋如刳佛面皮,科灯如点佛膏脂"的比喻来形容科举的困苦和辛劳,暗示考试过程中的痛苦和苦难。"重科叠科何时了"表达了作者对于长时间的考试积压和无尽的科目的疑问和不满,同时也暗示了科举制度的衰败和混乱。最后两句"奉劝诸官发大悲"则是作者对于考官和相关官员的批评,希望他们能够意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并改进之。

此诗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描绘科举考试的现实,通过对考试的残酷揭示了科举制度的缺陷和社会问题。诗中的"刳佛面皮"和"点佛膏脂"形象地将考试的艰辛和困苦展现出来,给人一种苍凉和压抑的感觉。整首诗以讽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官员冷漠无情的批评,对现实社会发出了深刻的思考和警醒。

诗词推荐

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已将心变寒灰后,岂料光生腐草馀。建水风烟收客泪,杜陵花竹梦郊居。劳君故有诗相赠,欲报琼瑶恨不如。

方与誉髦连茹进,忽然避弋下乔来。空令归访盟鸥社,不使重登市骏台。古有孟尝能好客,今无鲍叔青分财。吾衰难秉铭幽笔,短些凄凉不尽哀。

夜来白凤下天潢,幻得人间玉样光。万里园林变春景,几家篱客失秋香。黄紬歌枕水为骨,纸帐吟梅铁作肠。争似城南老夫妇,地炉相对拥蒲穰。

尚记春风酒满衣,数旬客馆掩空扉。双乌念哺归难忍,断雁辞行凝不飞。正念县孤成底事,有来连锦烂生辉。亟哦七字酬佳赠,归櫂潇湘水正肥。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朝夕无荣遇,芳菲已满襟。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春洲惊翡翠,朱服弄芳菲。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锦帆冲浪湿,罗袖拂行衣。含情罢所采,相叹惜流晖。君为陇西客,妾遇

溅溅溪水石磷磷,两岸山花野草春。流去前滩何处问,未应皆是酌泉人。

长至履微阳,江城百事荒。野天悬薄日,残叶堕浓霜。失路故人绝,入门新酒香。醉歌还起舞,儿女笑成行。

凤辇腾宸驾,骊籞次乾游。坎德疏温液,山隈派暖流。寒氛空外拥,蒸气沼中浮。林凋帷影散,云敛盖阴收。霜郊畅玄览,参差落景遒。

碧峰南一寺,最胜是仙源。峻坂依岩壁,清泉泄洞门。金函崇宝藏,玉树閟灵根。寄谢香花叟,高踪不可援。

匡山于外史,上越有归舟。久负江湖约,宁知岁月流。琼书天上鹤,《渌水》镜中鸥。一曲真幽绝,当追贺监游。

须臾讲殿报斑齐,拜罢东升一半西。两序公卿皆赐坐,史臣讲读中阶隮。

醉中别大梁,西归渭水阳。飘然何所似,浮云辞帝乡。归来惊岁归晏,怅然增浩叹。景短倏云暝,夜寒难至旦。拂酒雪花飞,早梅思南枝。碧落周星纪,青阳换岁时。双鱼忽得书,云已外华籍。金骨俄轻举,玉霄仍近密。小谏官职清,大才文翰逸。献纳有嘉谋,英豪伸壮图。万乘是知己,三

昔设黄婆旧酒垆,如何今日似蓬壶。只因王郭仙人过,化作青城上帝都。

清净自生心,心生三界沈。若心生住相,依旧入稠林。

我居大泽中,一舟不可无。短篷挟两桨,疾若波中凫。来往菰芦村,按行瓜芋区。浮家亦可乐,何必爱吾庐。

百五又当寒食边,黄风浊浪滞归船。去年细雨梨花外,记得江南中酒眠。

春殿牙签万轴馀,香匀风细绿窗虚。侍儿临罢诚斋帖,函出先呈女较书。

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我为改名方响洞,要知山水有清音。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丝,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角声吹断陇梅枝,孤窗月影低。塞鸿无限欲惊飞,城乌休夜啼寻断梦,掩深闺,行人去路迷。门前杨柳绿阴齐,何时闻马嘶。

经岁相期尽赏心,虚堂有客阻趋尘。登楼君似庾老子,挟策我为臧丈人。清据胡床兴不浅,来寻奇字夜相亲。莫言糟粕无佳味,未许桓公愧斲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