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得雨稻苗尽立

城郭迎龙鼓吹喧,甘膏三夕慰黎元。
草荒常日经行路,水到前村旧涨痕。
黄犊尽耕稀旷土,绿苗无际接旁村。
家家足食山无盗,安枕何劳夜闭门?

作品评述

《五月得雨稻苗尽立》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五月得雨稻苗尽立,
在五月得到雨水的滋润下,稻苗长得高高地直立,
这句诗描绘了五月时节农田中稻苗茁壮的景象。五月是春天过渡到夏天的季节,正是稻田生长的关键时期。得到雨水的滋润,稻苗长得茁壮,高高地直立着。

城郭迎龙鼓吹喧,
城郭中迎接龙的仪式,鼓声和吹奏的声音喧嚣不息,
这句诗描绘了城郭中举行盛大仪式的热闹场景。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象征,迎接龙的仪式常常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中举行。城郭中鼓声和吹奏的声音此起彼伏,喧嚣不息,热闹非凡。

甘膏三夕慰黎元。
甘甜的酒膏在三夜中慰劳黎民,
这句诗表达了统治者对黎民百姓的关怀和慰劳之情。甘膏是一种甜美的酒,用来表示统治者对人民的关怀和慰劳。三夜中,统治者为了慰劳黎民,不遗余力地提供甘膏,让人民感受到了统治者的关怀和温暖。

草荒常日经行路,
草木繁茂,常有人经过这条路,
这句诗描绘了草木茂盛的景象和人们经常经过的路。草木繁茂的景象表明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而人们经常经过的路则显示了这个地方的繁忙和热闹。

水到前村旧涨痕。
水流到前面的村庄,留下了旧的涨水痕迹。
这句诗描绘了水流到村庄的情景和留下的涨水痕迹。水流到村庄,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也留下了涨水后的痕迹,提醒人们自然界的力量和变化。

黄犊尽耕稀旷土,
黄牛尽力耕作着稀疏而广阔的土地,
这句诗描绘了黄牛在广阔的土地上辛勤耕作的情景。黄牛是农田中常见的劳动工具,它们尽力耕作着广阔的土地,为农田的耕种做出了贡献。

绿苗无际接旁村。
绿色的苗田无边无际地延伸到旁边的村庄。
这句诗描绘了绿色的苗田无边无际地延伸到旁边的村庄的景象。绿色的苗田象征着丰收和希望,它们延伸到了旁边的村庄,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期待。

家家足食山无盗,
每家都有充足的食物,山中没有盗贼,
这句诗表达了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富裕的情景。每家都有充足的食物,说明人民的生活富足,而山中没有盗贼,说明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安宁。

安枕何劳夜闭门?
为何要夜间关上门窗才能安心入睡呢?
这句诗提出了一个反问,表达了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安宁的程度。人们不需要夜间关上门窗才能安心入睡,说明社会治安良好,人民生活安宁无忧。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象、城郭的热闹、统治者的慰劳、自然界的力量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和安定。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熏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红尘正起浮桥路,青楼遥敞御沟前。倾城比态芳菲节,绝世相娇是六年。惯是洛滨要解佩,本是河间好数钱。翠钗照耀衔云发,玉步逶迤动罗袜。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无情拂袂欲留宾,讵恨深潭不可越。天津一别九秋长,岂若随闻三日香。

天畿巡部听车音,更值秋空卷夕霖。击壤但闻尧俗乐,宽条方识汉恩深。酾渠引漕民兼富,飞檄宣风令莫侵。馀藻相存知厚意,孤松凌雪鹤鸣阴。

乞得天孙网,人间巧已多。还逢闰重七,奈此众儿何。耕织关民事,婚姻自俗讹。乾坤大务本,观象莫蹉跎。

廉逊先生袖手间,徽猷学士屡开藩。行藏有道俱奇绝,谁似清名萃一门。

十万里程多少碛,沙中弹舌授降龙。五天到日应头白,月落长安半夜钟。

葛巾藜杖款重关,不独风流识谢安。兰玉满庭惊醉眼,云烟落纸照衰颜。也知鸿雁行应起,莫管凫鸥盟渐寒。自笑断须安字拙,空令短发作诗斑。

偶然寓兴五山阴,可叹颓波日转深。鼓瑟齐门莫同调,舞韶郑侧鲜知音。归寻旧径扫新榻,从整遗编理素琴。惟有春秋知罪我,外余横直一何心。

兰陵山下翠烟浮,溪水潺湲九曲流。落尽江梅闻铁笛,烟波何处问垂钩。

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弘雅重当朝,弓旌早见招。植根琼林圃,直夜金闺步。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间阔向春闱,日复想光仪。格言信难继,木石强为词。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後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弦。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酒盍留连。

溪如圆堑木如城,鱼鸟从游信此情。啅雀踏枝飞尚袅,仰荷承雨侧还倾。弹琴废久重寻谱,种药求多旋记名。于世久判无妙策,直应归学老农耕。

禁脔当年选尚初,难兄辞宠意何如。裕陵遗旨知难改,元佑湛恩信有余。今日犹存卯君笔,向来谁造粉昆书。韩门世宝宜无坠,史有遗文尚取诸。

当年月以秋中过,今岁凉因闰故迟。渴想话言思亟见,暑侵鞍马敢云疲。曾闻遗俗有存者,岂若吾身亲见之。少不如人今老矣,朝闻夕死庶几为。

至哉勤绩,不盈不延;谁能颂之,我请颂焉。於戏劳王,勤亦何极;济尔九土,山川沟洫。至哉俭德,不丰不敷;谁能颂之,我请颂夫。於戏劳王,俭亦何深;戒尔万代,奢侈荒淫。至哉茂功,不升不圮;谁能颂之,我请颂矣。於戏劳王,功亦何大;去尔兆庶,洪湮灾害。

真皇多庙胜,仁祖用功深。卜宅迁九鼎,破胡藏万金。百年休战士,当日纵前禽。欲断匈奴臂,不如留此心。

客中避尘喧,惟寻幽夐憩。扶行趁斜日,晚色荡沙际。渔湖尽数罟,营利若聚蚋。水退江岸落,天寒民屋敝。万景眩朝暮,聊足供疑睇。雪翻虚空涛,吐气嫉吞噬。临江旧有楼,兴吴谁此誓。云树掩荒基,灵乌趁船祭。

暂驻征轮野店间,悠悠时节又春残。落花风急宿酲解,芳草雨昏春梦寒。惭逐利名头易白,欲眠云水志犹难。却怜村寺僧相引,闲上虚楼共倚栏。

彩缕谁云能续命,玉奁空自锁遗香。白头旧监悲时节,珠合无人夏日长。

法持三尺弼皇尧,盛德英风满市朝。千里关山思召伯,十年海内生皋陶。遨游上界星辰近,出入中天雨露饶。何用烧灯歌法活,只须洗耳听鸣韶。

车马不来山意朴,市廛都远土风淳。又无僧寺闲钟鼓,流水声中自有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