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东山

小雨上东山,层层着意看。
寻泉行处僻,就石坐来寒。
赤舄归周旦,苍生起谢安。
功能成底事,一抹暮云残。

作品评述

《登东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厚。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雨上东山,层层着意看。
寻泉行处僻,就石坐来寒。
赤舄归周旦,苍生起谢安。
功能成底事,一抹暮云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厚登上东山的情景。东山上正下着小雨,诗人用心层层地观赏景色。他在寻找泉水的过程中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坐在一块石头上感受寒意。同时,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周朝的宰相周旦和东晋的名臣谢安,暗示了他对功名成就和社会安定的向往。最后,诗人用一抹残留的暮云来结束诗篇,给人以意境的遗憾与凝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登山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体验。小雨下在东山上,境界幽静而清新。诗人在寻找泉水的过程中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坐在寒冷的石头上,彰显了他对清静冷寂之境的向往。诗中提及的周旦和谢安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诗人通过援引他们的名字,暗示了自己对功名和社会安定的向往,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最后一句"一抹暮云残"以意境的方式结束了诗篇,给人一种深情和遗憾的感觉,也增加了整首诗的凝重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塑造了一幅寂静、清新的自然景色,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和社会安定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让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整首诗通过展示自然风景和历史人物的对比,以及最终的凝重落笔,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诗词推荐

晓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时。独游无定计,不欲道来期。别处去家远,愁中驱马迟。归人渡烟水,遥映野棠枝。

远如期,近可知。如何咫尺间,朝之所约夕背之。千言万语托死生,转眼已若行路人。问之何遽至如许,往往或起秋毫争。财利诚已重,仁义诚已轻。昨日弟与兄,今日胡与秦。远如期,古来惟是山阳范巨卿。

悲箫忽犯晓楼钟,樽酒应非昔饯同。家贵曾还金钺宠,时清不见玉关功。佳城蔓草千年闭,后院繁絃一夕空。惟有平阳旧池馆,依然芳树倚春风。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岂无艇民,生而清穆。亦既从师,步趋随逐。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春山秋亦佳,霜树风更落。阴晴卷复舒,气象今非昨。功名等浮云,文字悬高阁。胜扫胸中奇,还将贮丘壑。

借宅星江上,山南已遍寻。犹馀湓浦路,未快白公心。属国陈三表,归帆拂二林。远师堂上酒,可以恣狂吟。

西陵潮信满,岛屿没中流。越客依风水,相思南渡头。寒光生极浦,落日映沧洲。何事扬帆去,空惊海上鸥。

新岁南湖春又浓,海棠旧入我诗中。别来若有相思字,寄与江西花信风。

坐对梅花笑,还记初度年时。名利事,总成非。漫老矣何为。吴山夜月闽山雾,回首鬓影如丝。懒更问,斗牛箕。强凭醉成诗。闲思。嗟飘泊,浮云飞絮,曾跌荡、春风柘枝。便万里、金台筑就,已长分采药庞公,誓墓义之。百年正尔,一笑尊前,儿女牵衣。

天上张公子,殷勤忽枉书。几年怜尜倒,今日遂吹嘘。贡喜惭何暮,冯招恐不虚。吾生真有命,造物合何如。

群盗方为梗,分符奏未宁。黄巾攻郡邑,白梃掠生灵。尘土周畿暗,疮痍汝水腥。一凶虽剪灭,数县尚凋零。理必资宽猛,谋须藉典刑。与能才物论,慎选忽天庭。官品尊台秩,山河拥福星。虎知应去境,牛在肯全形。旧政穷人瘼,新衔展武经。关防秋草白,城壁晚峰青。破胆期来复,迷魂

唐子能诗世一家,不矜纤巧翦天葩。直闚六义追风雅,世上骚人谩苇麻。

霜台同处轩窗接,粉署先登语笑疏。皓月满帘听玉漏,紫泥盈手发天书。吟诗清美招闲客,对酒逍遥卧直庐。荣贵人间难有比,相公离此十年馀。

惟公秉操如仙官,一任酷暑兼祁寒。存心香火接造物,达诚果再逢竹冠。应言蓬莱有至乐,六十九洞无纤恶。松姿鹤态不复老,琪蕊瑶房未尝落。上庵至真闻屡过,口付诀自相琢磨。公今得妙腾逸驾,我嗟老景飞轻梭。原投黄宁拯将溺有香,一瓣致礼敬诵生神歌。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梦到南塘翠盖稠,姹然得意敛然羞。惊鸿远映朝霞色,白鹭先窥霁雨秋。袅袅芳馨烦折赠,霏霏凉吹想追游。天花欲试维摩病,衣袂何曾一片留。

病目书淫歇,江干绝往来。不才宁嫁树,有意尚移山。玉府书名久,南山种豆闲。只应终夜气,不共鬓毛斑。

绿发临边固已奇,不应憔悴客京师。极知自有封侯骨,但要无忘耕垄时。意气覆毡书捷布,风流横槊赋新诗。平生每恨相从少,满眼关山又语离。

风雨长亭话别离,忍看清泪湿燕脂。酒光摇荡歌云暖,不似西楼夜宴时。

一年痴雨令人瘦,三日佳晴送子回。何以赠之青玉案,我姑酌彼黄金罍。寻春出郭非聊尔,下水行舟亦快哉。小试平生钓鱼手,老夫合住子陵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