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陈维崧的《侧犯.真娘墓和扶荔词韵》
拼音和注音
bì lán gān wài , xiǎo fén yī diǎn shuāi táo yu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阑干:(书)①(形)纵横错落的样子:星斗~|泪~。②同“栏杆”。
一点:1.轻微的接触或提示。2.形容极小或些许。3.事物的某一问题或某一方面。4.一天中的第一时与第十三时均称为一点。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原诗
碧阑干外,小坟一点衰桃黦。凄咽。
剩綵袂、飞灰化蝴蝶。灵旗飘复偃,社火明还灭。
芳骨约西子,吴天诉潭月。
三生事,五更风,阵阵饧箫歇。耳边怯。
怕枝头、又到啼红鴂。昨夜听歌,石场如雪。
夜台犹卸,玉簪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