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居鄛范增故里

风雨过居鄛,野水流活活。
亚父故时居,苍莽烟中阔。
项氏起江东,力过万人绝。
幕下虽无人,君岂负三杰。
鸿门会且归,玉斗碎如雪。
天授人何为,徒劳三示玦。
茫茫天地间,王霸几衰歇。
何事往来人,为君重呜咽。

作品评述

《经居鄛范增故里》是明代黄克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风雨过居鄛,野水流活活。
暴风雨过后,鄛地的野水流动不息。
亚父故时居,苍莽烟中阔。
亚父曾在这里居住,广阔的土地在烟雾中苍茫无边。
项氏起江东,力过万人绝。
项氏兴起于江东,其勇力超过万人之众。
幕下虽无人,君岂负三杰。
虽然幕府中没有人,但君主又怎能辜负三杰之名。
鸿门会且归,玉斗碎如雪。
鸿门宴过后即将归去,玉斗如雪般破碎。
天授人何为,徒劳三示玦。
上天授予人何为之命,徒然使三示玦(指赵高、王贲、李斯)劳累。
茫茫天地间,王霸几衰歇。
在茫茫天地之间,王霸的光芒何时会衰尽。
何事往来人,为君重呜咽。
究竟是什么事情使人们来往,为君主重重叹息哭泣。

这首诗词表达了明代时期对历史人物和政治现实的思考和反思。诗中通过描绘居鄛的风雨和野水的流动,暗喻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将亚父、项氏等历史人物与当下的政治现实相对照。诗中提到的亚父、项氏等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崭露头角,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光芒逐渐黯淡。

诗中还提到了鸿门宴以及三示玦的故事,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项羽与刘邦之间的一场重要事件,而三示玦则指的是嬴政(秦始皇)的宰相赵高、王贲和李斯。通过这些历史典故,诗词表达了对权谋和政治斗争的反思,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整首诗词以叙事的方式展示了历史和现实的对比,通过具象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政治的思考,以及对当下社会困境的担忧和痛惜之情。

诗词推荐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

藤州大士两眉庞,万卷丛身寄一窗。诗力健能支倒岳,词源涌可截奔江。高名耸动朝中士,旧隐荒芜岭外邦。想像孤风犹未见,何时能使片心降。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

阁住杏花雨。便新晴、等间勾引,香车成雾。璧月光中箫凤远,袅袅馀音如缕。诮一似、君仙府。天意乍随人意好,渐星桥、度汉珠还浦。又何啻、列千炬。晚来乍觉阴盘固。笑人间、玉瓶瑶瑟,锦茵雕俎。无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处。慨鸣镝、已无宫武。扑面胡尘浑未扫,强欢讴、还

浩也毗尼学,精于玉帐严。蚁酣停扫砌,燕乳记钩簾。茶鼎敲冰煮,花壶漉水添。梦回池草绿,忍践绿纤纤。

偶随樵父采都梁,(南山名都梁山,山出都梁香故也。)竹屋松扉试乞浆。但见东轩堪隐几,不知公子是监仓。溪中乱石墙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我是江南旧游客,挂冠知有老萧郎。北望飞尘苦昼霾,洗心聊复寄东斋。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有信微泉来远岭,无心明月转空阶

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人行俱是客,舟住即为邻。俯仰烟波内,蜉蝣寄此身。

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船中有病客,左降向江州。

华灯不试管弦新,八字歌声满市尘。今日景龙门寂寞,唯将明德照新春。

天上人间一梦过,春来秋去奈愁何。铜仙有泪如铅水,不似湘妃竹上多。

吴牛行欲老,汉马焉得肥。筋力不可恃,游子当念归。

巫山高不极,沓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幽岩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二江春。为问阳台夕,应知入梦人。

万里对明光,真实一字字。九陛元不隔,是亦父子尔。我读公车牍,再拜甚欢喜。玉色近昕夕,王度日冠粹。再析山中符,可以觇胸次。道行国无小,意甘食则旨。平生熟窥觇,步步圣贤地。造物宝其人,华皓表斯世。从军落穷塞,愁破觌清峙。蜗庐仅缠躯,鼓钟日在耳。何以充淹留,白日

鲁山眉宇人不见,只有歌辞来向东。借问楼前踏于蒍,何如云卧唱松风。

至老能无倦,真为善事亲。叔褒非佞者,何事拜邻人。

南谯古佳郡,四郊富登临。晨跻北原上,却视涡水阴。云昔魏太子,离宫构嵚崟。故事邈已远,荒台犹至今。危亭冠其巅,左右背长林。是月暑尚盛,秋行不能金。截然天地间,轩户萧以森。凉风泛广坐,浊醪时一斟。圆歌贯珠玑,丽句铿璆琳。虽无管弦乐,所要在适心。中宴下危磴,浮舟

插天千丈两碧城,中有玉堑空岩扃。瀑流悬布不知数,乱落嵌根飞白雨。瑶琨为室云为关,龙君所居朱夏寒。不辞击棹更深入,万一龙惊雷破山。

细雨轻风采药时,褰帘隐几更何为。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多罪静思如剉蘖,赦书才听似含饴。谢公制胜常闲暇,愿接西州敌手棋。

虎卧中流扼两涯,目光须怒首仍回。真阳峡袖君须记,个是瞿塘灩澦堆。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