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翠竹山茶映落霞,猿啼鹊噪道谁夸。
一叶坠时秋遍界,春风微动一时花。

作品评述

诗词:《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翠竹山茶映落霞,
猿啼鹊噪道谁夸。
一叶坠时秋遍界,
春风微动一时花。

中文译文:
翠竹和山茶映照着夕阳余晖,
猿猴鸟鸣谁来夸奖它们的声音。
一片落叶在秋天的世界遍布,
春风稍稍拂动了一瞬间的花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学无学颂一十五首》中的一首。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翠竹、山茶、猿猴和鸟鸣,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慨。

首句描述了翠竹和山茶在夕阳的映照下,展现出美丽的景色。这里的落霞象征着夕阳的余晖,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第二句中,猿猴的啼声和鸟儿的叫声相互交织,谁来夸奖它们的声音是诗人在思考。这种自然的声音,展示了大自然的活力和韵律。

第三句以一片落叶的坠落为切入点,表现了秋天的景色。这片落叶在秋天的世界中随处可见,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

最后一句以春风微动一瞬间的花朵作为结束,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转瞬即逝。花朵轻轻摇曳的样子,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美好。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空负梅关团圆月, 囚门深锁窥不得。 夜半皎皎上东墙, 反影铁窗皆虚白。

公诗如春风,著物便新好。春风常自然,初不费雕巧。又如荆山玉,不问与多少,传流落人间,皆作希世宝。吾得恨造物,生我殊不早。不得拜堂下,朝夕事洒埽。追扳邈难入,清泪出幽抱。

暖沁香篝宿火温,绛纱红烛照黄昏。自怜不废千金夜,帐底吹笙倒玉尊。

义不作进学解,分应有坐客寒。自省开斯未信,何言颛禄须干。

道人幽梦晓初还,已觉笙萧下月坛。风伯前驱清宿雾,祝融骖乘破朝寒。英姿连璧従多士,妙句锵金和八銮。已向词臣得颇牧,(时颖叔新除熙河帅。)路人莫作老儒看。

数年风土塞门行,说着江山意暂清。求取罢兵南国去,满楼苍翠是平生。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高堂十八亲,备福九五畴。虎节安山国,雁序班霜秋。积善有源委,角目皆琳璆。一笑寿觞举,背蘐可忘忧。

一道澄澜彻底清,仙郎轻棹出重城。采蘋虚得当时称,述职那同此日荣。剑戟步经高障黑,绮罗光动百花明。谢公携妓东山去,何似乘春奉诏行。

不住年光衮衮流,莺花渐老使人愁。莺犹可听花犹在,再卜他时一醉休。

调筝夜坐灯光里,却挂罗帷露纤指。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应是石家金谷里,流传未满洛阳城。

好风入修篁,槁叶舞而堕。断续一蛩吟,高下双蝶过。冻樾午阴圆,静极成痴坐。老便几杖供,慵废诵弦课。蒲团软易暖,因来百骸惰。四傍无人声,谁惊短梦破。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岛 一作:鸟)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钱塘築坞高于郿,黄金铸所九鼎移。木棉羁魂招不得,方士入海从安期。庐陵二老当时在,翰墨先芒透纸背。尔后空闻化鹤归,我今欲见啼鹃秆。长安市上重经过,逢人间是伯休那。勒君且寻遂初赋,人家国事竟何如。

抱病经清暑,空庭扫紫苔。花篱妨蝶过,桐井引禽来。徒有文园渴,更有漳浦才。可怜余滞骨,无复动心灰。

此是刘君处士家,茅檐犹想旧横斜。我今添着朱夫子,薄祀秋初荐水花。

舞,周旋踮曲尽音节,昔人未之见也。座间承待制翰学命不肖以乐府木兰花慢歌之,因状其名,曰鸣凤双栖曲爱双鸣栖凤,趁舞袖,共婆娑。恨叠鼓凝笳,繁弦急管,悲壮何多。金泥小檀花面,尽凄清、翻尽雪儿歌。幄殿悄闻私语,铜龙冷籁秋波。明妆高烛洗金荷。心赏重经过。听一曲流连

大璞中函天地情,卞和抱出愈分明。一番刖足一番哭,哭杀世人无眼晴。

烹金炉去杳无踪,沉影愁看雁过空。出手与渠重结了,未应碧眼是顽铜。

骑气初占安至,履声忽报公来。不乱空庭鸟雀,何妨满席尘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