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芬阁二首

诗亡向千载,礼义谁维持。
唐人得名者,沈宋称绮词。
卓哉先生才,邈视数子皋。
抗怀信高洁,出事皆清奇。
不矜险绝句,意远窥无涯。
春归鉴湖绿,水落严子矶。
往来寄渔钓,遁世心独知。
松月绕云山,尽入骚人思。
白雪雅调高,俗耳听不宜。
群儿谩嘲毁,百岁名愈驰。
裔孙有清风,宛若先生诗。
搔头试一吟,古意犹能追。

作品评述

《题清芬阁二首》是宋代李洸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赞美李洸先生的才华与高洁为主题,表达了对诗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诗亡向千载,礼义谁维持",意味着诗歌已传承千载,但是礼义道德的维护者却不易寻觅。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唐代诗人名家沈宋著名的词作,称颂他们的才华与作品的优美。随后,诗人将自己与这些名家媲美,并以清奇的作品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高洁之志。

诗中写到诗人并不矜持险绝之句,意味着他不追求华丽辞藻,而是追求深远意境。他通过观察春天来临时湖水的颜色和水退时严子矶的景象,表现出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生的感悟。

诗人又提到自己远离尘嚣,追求遁世之心,寄情渔钓。他以松树和月亮围绕着云山的景象,来表达他对闲逸生活和诗意境界的向往。

最后,诗人指出自己的作品优雅高调,但并不适合俗耳。一些无知者嘲笑他的诗作,但却并不能阻止他的名声和才华的传承。他相信自己的后代会继承他的才情,继续写出有清新风格的诗作。他尽管搔头一试吟咏,但能够追求到古人的意境和情感。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才华与高洁的追求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诗人将诗意与个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了清新和深沉的体验。

诗词推荐

斗酒才供泪,扁舟只载愁。画桥青柳小朱楼。犹记出城车马、为迟留。有恨花空委,无情水自流。河阳新鬓尽禁秋。萧散楚云巫雨、此生休。

紫烟楼阁碧纱亭,上界诗仙独自行。奇险驱回还寂寞,云山经用始鲜明。藕绡纹缕裁来滑,镜水波涛滤得清。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阶下礼先生。

卧雪常山馆,孤吟气转雄。若逢洛阳令,闭户不相通。

众山环绕一溪斜,低小轩窗眺望赊。行遣方兄寻野店,坐邀欢伯过仙家。多情恋顶乌妙帽,不语向人黄菊花。山月上时归更好,何妨有待于昏鸦。

翠盖参差森玉柄。迎风浥露香无定。不著尘沙真体净。芦花径。酒侵酥脸霞相映。棹拨木兰烟水暝。月华如练秋空静。一曲悠扬沙鹭听。牵清兴。香红已满蒹葭艇。

轻去千金若弃遗,高情勇决固应稀。端来共我茅一把,不肯折君腰十围。世事弹棋无定局,人情蒙穽有深机。生涯也趁身强健,况是平阳德可依。

年光过眼如车轂,职事羁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泣满青衫。

叶公所好者,熟已识头角。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我初见韩子,蜿蜒喷雷雹。子复蛟龙文,气象不可捉。畏怀但惊顾,得与前事较。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见《纬略》)

老子谁知密度关,却支筇杖访荒园。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

花飞伤宿雨,山润照清晨。念子经时卧,嗟予一味贫。稍闻疏药饵,遐想整衣巾。何日扶藜出,相陪醉晚春。

无策资身每自嗤,始谋不善悔何追。行乎患难宁今日,何暇更论淹速期。

问佛答云乾屎橛,明明此理难分雪。金刚宝剑倒杀人,钝钢止用新罗铁。

卷帘新月倚栏风,看到浮云世事空。黄壤几埋青鬓客,丹枝宁上白头翁。据鞍顾主心徒壮,探笔还人技已穷。何似此间无事坐,细斟春酒摘秋菘。

留侯帷幄勋,平勃未足数。晚从赤松君,雅志在轻举。公今卜真游,百蕴未一吐。古来贤达人,不必同出处。那知夫心云,解作及时雨。

与梅结友问为谁,松竹中含霜雪姿。竹岂寒盟已仙去,宿心惟有老松知。

中年亲友惜分离,况我身兼老病衰。余景庶几犹及见,登瀛召客过门时。

借得官亭小似船,六桥风月友三贤。芙蓉未发荷花老,一点诗情若个边。

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气应邻我忆家。极目江南千里恨,依然如泪看黄花。

一境新开雉堞西,绿苔微径露凄凄。高轩夜静竹声远,曲岸春深杨柳低。山霁月明常此醉,草芳花暗省曾迷。即随凤诏归清列,几忆风花梦小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