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

白白复朱朱,芳条罥绣襦。
摘来随女伴,赛斗不曾输。

作品评述

《子夜四时歌》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四季的景象,以及女子在不同季节中的美丽形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白白复朱朱,芳条罥绣襦。
摘来随女伴,赛斗不曾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四季为主题,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形象,展现了四季的变化和女性的魅力。

首句“白白复朱朱”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白色的花朵和红色的花朵交相辉映,形成了美丽的春景。这里的“白白”和“朱朱”用来形容花朵的颜色,给人以明亮、鲜艳的感觉。

第二句“芳条罥绣襦”描绘了夏天的景象,女子身上穿着绣花的衣裳,花朵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这里的“芳条”指的是花朵的枝条,用来形容夏天花朵繁盛的景象。

第三句“摘来随女伴,赛斗不曾输”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女子摘下花朵随身携带,与伴侣一起比赛,展现了女子的聪明和机智。这里的“赛斗”指的是比赛,表达了女子的自信和勇敢。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四季的景象,以及女子在不同季节中的美丽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女性的魅力。同时,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四季的美丽和女子的风采。

诗词推荐

晓来雨霁日苍凉,枕帏摇曳西风香。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来报今重阳。吟儿苍苍浑塞色,客怀衮衮皆吾乡。敛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载空悲伤。正是幽人叹幽独,东邻携酒来茅屋。怜予病窜伶仃愁,自言新酿秋泉曲。凌晨未盥三两卮,旋酌连斟折栏菊。我本清癯酒户低,羁怀开拓何其速。

子夜

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能均汉祚三分业,不负荆州六尺孤。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

子夜

华郭春光欲暮时,采绳争蹴夜忘归。佳人不道罗纨重,擬共杨花苦斗飞。

子夜

天天惟健,天步惟安。圣子中立,臣工四环。民无能名,三不过颜。宋德宜颂,汉德可删。

子夜

月下猿声水畔山,卧听吟望祇宜闲。柴门不掩无来客,时有精灵暂往学。

子夜

平生满耳说宣城,入境云烟照眼明。过雨偏浓千嶂碧,未秋先冷数溪清。细看菡萏波间色,时听绵蛮竹里声。不是多才谢公子,江山犹解发吟情。

子夜

亦是无心出,不如归意闲。一身随铁锡,十载住金山。定石沾花雨,清庙带病颜。常云迷觉路,只在片言间。

子夜

白草黄茅间瘦田,郊原残暑已萧然。泽连楚梦悲秋野,山近尧封望日天。浓绿远陂铺晚稼,幽香秋水折残莲。热行更益相如渴,怅望华陵陆子泉。

子夜

五明教已设。三元法复开。鱼山将鹤岭。清梵两边来。香烟聚为塔。花雨积成台。空心论佛性。贞气辨仙才。露盘高掌滴。风乌平翅回。无劳问待诏。自识昆明灰。

子夜

伯祖八贤女,惟姑寿且康。又闻歌薤露,谁复是灵光。采藻空南涧,生萱怆北堂。平生好心地,持以遗诸郎。

子夜

绛河千岁。一照升平事。万里青铜开碧霁。俯见南山晚翠。绀寒不翅湘酃。清于练静江澄。流向万年觞里,玉波可但如渑。

子夜

老觉溪深杓柄长,举头三晏目无光。试寻西陌东阡去,却得南窗北户凉。好鸟关心浑是梦,明珠论斗不胜量。束书莫作痴儿事,一瓣先师未了香。

子夜

日出月复没,悠悠昏与明。修持经几劫,清净到今生。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终期逐师去,不拟老尘缨。

子夜

少时随众蹂京尘,曾倚朱栏看晚春。二十年间头半白,方知花木解磨人。

子夜

雪山六年冻不死,一麻一麦饿不死。无端更道悟明星,跶倒至今扶不起。普贤蹙頞,文殊偷喜。

子夜

有时自问自家身,莫是羲皇已上人。日往月来都不记,只将花卉记冬春。

子夜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子夜

亭皋渺渺叶声乾,更与西风一倚栏。鹦鹉杯深遗恨在,麒麟冢没莫烟寒。山如有约欲排闼,诗不中书屡免冠。采菊东篱偶然耳,有人传作画图看。

子夜

窗明帘薄透朝光,卧整巾簪起下床。背壁灯残经宿焰,开箱衣带隔年香。无情亦任他春去,不醉争销得昼长。一部清商一壶酒,与君明日暖新堂。

子夜

丈夫效死以成人,何事临危反爱身。有靦闺门全节义,伤今思古泪沾巾。

子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