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揭傒斯的《题桃源图》
拼音和注音
shuí yán wǔ líng jìn , shí lǐ shàng qīng g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武陵:武陵山区,是指武陵山及其余脉所在的区域(包括山脉也包括其中的小型盆地和丘陵等),位于中国华中腹地,是中国现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武陵山区东临两湖,西通巴蜀,北连关中,南达两广,是中国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之地。武陵山区幅员辽阔,因其地区大部分地处武陵山脉而得名。区内聚居着汉、土家、瑶、苗、侗等民族,汉语方言的西南官话使用量最大,少数民族的语言有苗语,侗语,土家语,瑶语,瓦乡话等。武陵山区大部分地带属于扶贫攻坚规划里的新概念武陵山片区。值得注意:武陵山是一个连续体系,概念不能任意扩大,并不包括雪峰山等,虽然武陵郡最早镇守于怀化市沅陵县,但是怀化市只有其西北部分地带属于武陵山,在怀化市境内,武陵山与雪峰山之间有个长形大山脉没有命名(有的人戏称为“武雪山脉”),从沅陵县延伸到通道县并接近广西龙胜县,沅陵县东部在这个无名大山脉的北部上。类似:黑龙江省里不是所有的江都叫黑龙江,只是突出主要的那个。
清宫:1.洒扫房舍。2.清理宫室。3.清凉的宫室。4.指清越的宫调声。5.清朝后宫。
上清:上天;天空。道家所称的三清境之一。用以指道观或道长。唐柳珵《上清传》云,丞相窦参为政敌所诬,自知将败,嘱其婢上清入宫为婢,为之辩白,上清后果入宫,向德宗辩其诬。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五引《异闻集》。后因以'上清'称婢。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原诗
桃源非一处,龙虎画难同。
内外关踰铁,高低石作丛。
黄幡青剑北,紫盖白云东。
蟾影当霄迥,蛾眉抱月弓。
千重藏曲折,四面削虚空。
地户吟风黑,天池浴日红。
雪霜翻溅瀑,雷雨泻崩洪。
暗识猿啼远,晴闻鸟语工。
危龛三井秘,绝涧九桥通。
江合仙岩怒,山连鬼谷雄。
刘王开辟后,秦晋有无中。
时见看桃侣,频逢采药翁。
丹台寒漠漠,琳宇气熊熊。
济胜非无具,缘源恐莫穷。
烟霞俄变灭,草树杳茏葱。
四序何劳志,群愚傥击蒙。
谁言武陵近,十里上清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