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纯父霜月三首

洞庭高秋乃无事,洞庭主人独多才。
满天如水乌啼夜,写出寒蝉湿兔来。

作品评述

《和张纯父霜月三首》是宋代诗人陈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洞庭高秋乃无事,
洞庭主人独多才。
满天如水乌啼夜,
写出寒蝉湿兔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度秋意的景象,以洞庭湖为背景。诗人描述了洞庭湖的主人张纯父在秋夜里的才情和感慨。夜空中乌鸦的叫声如水一般弥漫,暗示了秋夜的深沉和寂静。诗人通过描绘湿润的兔子和寒冷的蝉声,进一步表达了秋天的凄凉和孤寂。

赏析: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寂和凄凉的感受。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深情和特殊氛围。洞庭湖的高秋景象以及夜空中乌鸦的叫声,都增添了诗词的神秘感和寂静氛围。寒蝉湿兔的描写则更加强调了秋天的凄凉和孤寂之感。

整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现了对秋天的独特描绘。通过具象的意象和音乐感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深沉的秋夜之中。整首诗给人一种深沉而凄凉的感受,使人不禁沉思和陶醉其中。

陈杰通过这首诗词,以洞庭湖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和音乐感,创造出了一个凄美的秋夜景象,引发读者对孤寂和凄凉的思考。整首诗词在简洁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蕴,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歷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隠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庞公倒地,灵照扶起。至今几百年,清风犹未已。犹未已,东海鲤鱼千尺嘴。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园。荆棘郁蹲蹲。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众心爱金玉,众口贪酒肉。何如此溪翁,饮瓢亦自足。溪南刈薪草,溪北修墙屋。岁种一顷田,春驱两黄犊。于中甚安适,此外无营欲。溪畔偶相逢,庵中遂同宿。醉翁向朝市,问我何官禄。虚言笑杀翁,郎官应列宿。

插花呼酒少年场,烂赏花灯十里香。璧月当天星续少,珠帘排户乐声长。非缘风景今殊昔,自是情怀老不狂。赢得安禅心似水,碧琉璃照佛龛旁。

纵不烧丹汞,村人总是仙。今朝才酒债,明日有柴钱。指草能医病,争棋每让先。活龙肯相赠,竹杖掘深鞭。

君家诗伯老师川,解道芦花落钓船。莫笑东湖秋水冷,近来新吐一枝莲。

竹边小径跨寒溪,息念临流万虑非。山鸟不知幽客意,背人相顾却惊飞。

知子右司徒,分材靳齐奴。诸仲财不如,财穷东市诛。吁嗟石司徒,知子良不愚。

翚珩焕采,赵节风韶。陟降墄陛,奉将英瑶。辟道承薰,婝行扬翅。是敬是祗,德音也昭。

尚想黄池倚霸功,归来万乘一身空。越妃便泛五湖去,吴国长沦废沼中。台草诉人春黛绿,洲花怨水暮愁红。深情慳是盈亏月,不异当时照六宫。

忽忆前年科第后,此时鸡鹤暂同群。秋风惆怅须吹散,鸡在中庭鹤在云。

独夜山阴客,停桡江月斜。溪深闻犬吠,叶尽见人家。荒径存生事,寒灯映鬓华。坐看霜气白,宿雁满平沙。

湖上初晴擅晓凉,一缄俄坠读书床。月卿星使年年忆,雪白兰薰字字香。闻道江边勤叱驭,也知鸥外静鸣榔。新君未训诗人在,早觐枫宸荷紫囊。

始谪夷陵日,当居建德年。一书冤逐客,四咏继称贤。自谓临江徼,相逢莫我先。白醪封画榼,素鲤养泓泉。戒吏收山栗,呼童惜沼莲。只期东浦过,共醉小溪边。日日占风势,时时到水堧。安知贪挂席,不肯暂回船。自尔皆无定,归欤亦未然。指程几一月,泝险历三千。鱼鸟都难问,音尘

古屋丛祠,孤舟野渡。长年与客分携处。漠漠愁阴岭上云,萧萧别意溪边树。我已北归,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岐路。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

白发苍颜日日新,丹青犹是旧来身。百年迅速何曾住,方寸空虚老更真。一幅萧条寄衰朽,异时仿佛见精神。近存八十一章注,从道老聃门下人。

老子侵星起,蜂儿先我忙。渊才无鼻孔,信口道无香。

掖庭宫女仅千人,有勅都教放出门。恋主顿忘幽愤意,促辞中使尽啼痕。

老冲问法如春雷,忿怒那吒挽不回。龙驰虎骤劈箭催,暴风狂雨山岳摧。我亦随分圆机应,出必取也战必胜。如珠走盘盘走珠,星飞电转了无余。佗年呵风骂雨,巍巍独坐妙峰顶。伫看杀人放火,炯炯双眸烁太虚。

百花开遍园林,又春归也谁为主。深黄浅紫,娇红腻白,他谁能妒。似不胜情,醉归花月,梦回云雨。又丰肌、恰被东风摇动,盈盈底、霓裳舞。世事纷纷无据。与杨花、飞来飞去。当年斗大,知他多少,蜂窥蝶觑。金谷春移,玉华人散,此愁难诉。漫寻思,承诏沈香亭上,倚阑干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