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伊水寄龙门僧

龙门树色暗苍苍,伊水东流客恨长。
病马独嘶残夜月,行人欲渡满船霜。
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故乡。
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

作品评述

晓过伊水寄龙门僧

龙门树色暗苍苍,伊水东流客恨长。
病马独嘶残夜月,行人欲渡满船霜。
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故乡。
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

译文:
黎明时过伊水,寄给龙门的僧人

龙门的树色暗淡苍苍,伊水向东流去,客人的思念无尽长久。
病马孤单地嘶鸣,凄迷夜空下的月亮。行人即将渡过,船上的霜已满目。
几户人家的炊烟依依如故,哪个地方的渔歌仿佛故乡之音。
禅庵在山下,老师依然在,愿意把身世和苦役都问问虚无的王者。

诗意:
这首诗以丰富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处于异乡的思乡之情。通过描绘龙门的景色、伊水的流动和行人的彷徨,表达了长途漫漫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尽的思念之苦。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过去故乡的留恋,希望能够找到一处与故乡相似的地方,心灵得到安宁和宁静。最后,诗人希望能够得到禅庵老师的指点,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归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约而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描绘景色和情境,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共鸣。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行人的经历,强调了思乡之情和渴望回归家乡的愿望。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行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节奏流畅,意境深沉,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司马扎,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唐宣宗大中(847~858)前后在世。曾登进士第,有诗名,与储嗣宗友善。著有《司马先辈集》,《全唐诗》。

诗词推荐

一息万里驰,白日天无光。归来固吾圉,宇泰生吉祥。

我昔志学年,侍亲宦西安。弟兄游庠校,见君平生欢。君才独颖出,逸驾不可攀。夜窗共檠灯,春游合杯盘。虚堂卧雪岭,杰阁横云山。烂柯上危磴,乌巨沿溪湾。是时气相高,辩论俱澜翻。一别二十年,天街见峩冠。殿庐香决科,蓝袍立清班。黄牒墨犹湿,大弨力能弯。尔来又五载,短书

夏季裁量十四郎。炎炎火焰越忙忙。百巧场中夸意锐,万人丛里用心刚。丝绢罗纨铺内藏。金银珍宝架头光。独做辛勤心自苦,浑家丰足业谁

乘槎人从天上来,天上知有君平术。黄生能谈君平书,不知曾认支机石。

天心仁佑,坤德世昭。灼有慈范,著于累朝。剑以赞虞,勤以承尧。是用则俲,共劢夙霄。

绿柳阴阴蔽武昌,汀洲如画引帆樯。一江见底自秋色,千里无风正夕阳。暂别胜游浑老大,追思前事只凄凉。贤豪况有遗踪在,欲买溪山作漫郎。

宫柳垂垂碧照空。九门深处五云红。朱衣只在殿当中。细捻丝梢龙尾北,缓携纶旨凤池东。阿婆三五笑春风。

郁郁葱葱初抱送,惊惊怕怕永销除。子瞻要待啼时看,介甫曾夸画不如。先敞高门容驷马,旋闻别馆戏羊车。中庸诗礼牢扃鐍,他日亲传伋与鱼。

退之仙人也,游戏於斯文。谈笑出奇伟,鼓舞南海神。顷者三韩使,几为蛟鳄吞。归来筑祠宇,要使百贾奔。我欲迁其庙,下数浮空群。移书竟不从,信非磊落人。公胡为拳拳,系此空中云。作诗颂其美,何异刻剑痕。我今已括囊,象在六四坤。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元戎招士重亲临,喜遂诗书万里心。乍免客愁供帐具,暂停游事戟门深。秋空矫首瞻魁彩,夜烛凭花听雁音。从此文名沧海阔,好风三日到鸡林。

骨清殊矫矫,气老自沉沉。门户托君重,江湖入梦深。功名须少壮,岁月惜侵寻。万里相随去,庭闱一寸心。

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释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

烟水苍茫古岸高,危楼缥缈枕波涛。山围粉堞青屏合,桥跨长淮百舰牢。争战往年空故国,登临行客叹前朝。青旗试问谁家酒,风雨蒹葭晚渡遥。

恸哭杨顒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造化须臾变物华,园林无处不梅花。三间矮屋清溪上,疑似林逋处士家。

虞妃从醒野,启母袝稽山。

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_。羡君人物东西晋,分我诗名大小山。穷自乐,懒方闲。人间路窄酒杯宽。看君不了痴儿事,又似风流靖长官。

老树依沙岸,柴门上下邻。断桥归郭路,细雨过溪人。白鹭双飞去,黄花数点新。惜无遗世友,联句坐苔茵。

祝柱客曾兴刺,斲窗史亦留名。我见诸相非相,天何不鸣善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