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蓝仁的《寄王叔善》
拼音和注音
shí nián qián shí wáng zhǎng shǐ , yì shě tí shī jì jì li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题诗:1.把所作的诗写在墙上、石上或器物上。2.指所题写的诗句。
寂寥:(书)(形)寂静而空旷:四野~|~无人。
长史:官名。秦置。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属官均设长史,后历代相沿。
驿舍:驿舍yìshè[post(whereformerlycourierscharyedhorsesandrested)]驿站供来往人员住宿的房屋。也泛指旅店。
前识:谓先见之明。
蓝仁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原诗
十年前识王长史,驿舍题诗寄寂寥。
南北风尘音信断,东西岐路梦魂遥。
雪霜已入诗人鬓,广海长驱使者轺。
骢马清风谁不避,蛮中瘴疠一时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