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村舍

潦退滩滩露,沙虚岸岸颓。
涧声穿竹去,云影过山来。
柳菌粘枝住,桑花共叶开。
庵庐少来往,门巷湿苍苔。

作品评述

诗词:《花山村舍》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花山村舍,潦退滩滩露,沙虚岸岸颓。涧声穿竹去,云影过山来。柳菌粘枝住,桑花共叶开。庵庐少来往,门巷湿苍苔。

中文译文:
花山村舍,退潮后露水浸满滩涂,沙地虚弱草木凋零。涧水的声音穿过竹林远去,云影从山间飘过来。柳菌附着在枝条上,桑花与叶子一同开放。庵庐中很少有人来往,门巷上长满了湿漉漉的苍苔。

诗意和赏析:
《花山村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质朴的乡村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诗中以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的哲理。潮退后,露水满滩,沙地凋零,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通过描绘涧水潺潺的声音穿过竹林,以及云影从山间飘过,表达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变幻不定,与人生的起伏与变化相呼应。柳菌附着在枝条上,桑花与叶子一同开放,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人生的希望和美好相映衬。

诗中的庵庐少有来往,门巷上长满湿漉漉的苍苔,暗示着这个村舍的幽静与隐逸。这种寂静的环境使人远离尘嚣,感受到宁静与安宁。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乡村的素朴之美,以及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自然和人文的崇尚,以及追求心灵净化与内心安宁的情感。它呈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田园生活的理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深邃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亭子春城外,朱门向绿林。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漉酒迎山客,穿池集水禽。白云常在眼,聊足慰人心。

却因贾赞善,来作歙知州。

忆昨登门误取知,再焉犹复似当时。已容尽醉尊中酒,更辱频询别后诗。落落有怀那得写,悠悠重见果何期。南山幸迩朝天路,准拟追随竹马儿。

欲遣吟人对好山,暮天和雨醉凭栏。座中云气侵人湿,砌下泉声逼酒寒。红烛围棋生死急,清风挥尘笑谈闲。更筹报尽不成起,车从厌厌夜已阑。

吏道贵更事,君行非为贫。勾稽戾初意,疾痛击斯民。一日居须葺,他年政若神。放船秋水阔,着眼看修鳞。

中宵霰雪零,寒气晓来凝。崖树当中折,山池到底冰。芎糜强食肉,松炎胜添缯。篱户牢关上,何人哕得譍。

天然云骨老巉岩,疑是飞来住此间。独坐小窗听夜雨,梦魂应不到康山。

唐君天目住,诗律有唐声。父子同机轴,江湖识姓名。秋风吹破屋,夜雪洒寒檠。自说贫如许,儒官误一生。

青山绿水。自与今朝长是醉。绿水青山。得道之人本要闲。清风明月。占得逍遥无可说。明月清风。共是三人我便同。

昔日穷岗今竹溪,更生臣向复奚疑。此中安否渠能说,懒复作书聊寄诗。

月卿派天河,星桥叹谁可。如彼行道人,病责涉在我。

翠竹并奇石,苍松留古柯。明窗坐相对,试问兴如何。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夏后乘两龙。高会在帝台。荣光河雒出。白云苍梧来。侍御多贤圣。升降有羣才。四时有变化。盛明不徘徊。高阳邈已远。竚立谁语哉。

古今人易老,无异霜凋草。本根依旧青,不解寻元讨。

摆脱尘情冤业。此是利名休歇。清净谨威仪。宴瑶池。水静澄澄冰洁。显焕碧潭秋月。月里悟丹枝。性光辉。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娑婆世界有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漛情不断淞波溜。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尺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

沙鹭汀鸥尽日闲,水边风起万荷翻。客来莫厌重楼望,树杪阑干直对山。

我貌不逾人,幸自心不丑。清晨对明镜,白发惊老朽。知音苦难遇,时事不挂口。朝盘堆苜蓿,且饮杯中酒。倾阳忽西下,不谓沉酣久。山童笑相语,一醉须一斗。边城曲米贵,未审翁知否。不惜典衣沽,但问谁家有。

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需。补缀成一篇,居然君子徒。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其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或且引为据,竟入史册摹。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属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