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判挽词

世笃青箱学,骅骝更著鞭。
半山分近派,岩壑诵新篇。
竹马迎双舄,棠阴忆二天。
黄扉伸谠论,风节尚翘然。

作品评述

《王通判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代笃信青箱学,
奔驰的骏马更显鞭的威严。
半山上分立近派,
峭壁和深谷中吟咏新篇。
竹马相迎双舄入场,
纪念曾经的童年友谊。
在桐树的阴凉下回忆起两位已故的亲人,
黄色的扉页上展示着谈论和辩论的智慧。
风节仍然高悬,保持着崇高的风范。

诗意:
《王通判挽词》以诗人楼钥的口吻,表达了对王通判(一种官职)的挽歌之情。诗人赞扬王通判世代以来对儒家经典的虔诚学习,形容他如奔驰的骏马般,在官场上显得威严和出色。诗人以山为喻,将王通判与他的学术派别比作山中的不同位置,而他的新篇则象征着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诗人回忆起与王通判童年时的友谊,以及在童年时期逝去的亲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感伤。最后,诗人称赞王通判的智慧和高尚品质,形容他仍然保持着崇高的风范。

赏析:
《王通判挽词》通过对王通判的赞美与怀念,展现了作者楼钥对友情、家人以及学术追求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山水自然景物的比喻,使诗意更加深远。描绘了王通判世代笃信儒家学问的品质,表达了对他在官场上的卓越才能的赞赏。同时,通过竹马相迎和忆及已故亲人的情节,诗人表达了对童年友谊和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最后,诗人以黄色的扉页象征智慧和辩论,突出了王通判的聪明才智和高尚的品质。整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王通判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友情、家庭和学术追求的思考和赞美。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平阳池上亚枝红,怅望山邮事事同。还向万竿深竹里,一枝浑卧碧流中。

石亭梅花落如积,玉藓斓班竹姑赤。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鱼作寒食。长桥新晴好天气,两市儿郎棹船戏。溪头铙鼓狂杀侬,青盖红裙偶相值。风光何处最可怜,邵家高楼白日边。楼下游人颜色喜,溪南黄帽应羞死。三月未有二月残,灵龟可信淹水干。葑草青青促归去,短箫横笛说明年。

于陵有仲子,筑室自躬耕。辟纑以为食,不肯从其兄。而况区中士,欲与并飞缨。高节固可嘉,由来无复情。

致知格物最为难,梦觉关中善恶关。若得二关俱过了,方成人在两仪间。

樗栎材庸岁月深,松筠避地竟何心。托根空向高冈上,祗作溪园数亩阴。

区中何日了尘缘,落草牛须蓦鼻穿。乾没一生空岁月,见成三迳老风烟。山林有味从今我,钟鼎无心付老天。田彼南山多种豆,不愁饥火苦相煎。

滴困檀槽碎玉声。青州合换沁州名。高风未论陶元亮,豪气应吞阮步兵。明老眼,慰浮生。人间势利一毫轻。羁愁如海都消尽,细和清歌带月

左右江湖仙圣宅,龙飞凤舞帝王家。楼台高下随山势,渤灞微茫涌日华。渔浦风和翻柳影,官河春尽落桐花。钱唐佳丽今无比,回首中原望眼赊。

南风先自作秋声,蛩尔何知亦早吟。慵妇机边重到耳,征人塞上顿惊心。索裘应解寒将晚,彻土须乘天未阴。闻此休将儿戏看,盍图远略备当今。

佯狂混迹养天和,上界其如官府多。暑了又寒寒又暑,一蓑衣外更无他。

一春不见严夫子,底事城中不肯还?门外白鸥三万个,几时相对绿波间?

挂冠神武,来作烟花主。千里好江山,都尽是、君恩赐与。风勾月引,催上泛宅时,酒倾玉,鲙堆雪,总道神仙侣。蓑衣箬笠,更著些儿雨。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蜗角名,蝇头利,著甚来由顾。

然间云雾,密布长天,遍空呈瑞。屑飘飘,舞风前轻坠。面凝酥,山头铺分,又爽兼鲜媚。姹婴儿,相将携手,同来游觑。里全真,实中迎宝,满插琼花荣贵。脉和明,更三光分锐。地生辉,震方通耀,放烂银霞起。见师呼,仙童邀我,蓬莱一醉。

野烟寺初暝,僧添宝篆香。鲸音送残照,敲落楚天霜。

千年紫极锁烟萝。艳质含羞敛翠蛾。远睇慈元称寿处,不妨连臂,大家重与,楚舞更吴歌。

城西,直龟山之北。溪水XXXX山足矣,意伯熙当之耶。伯熙学道有新功,一日语余云:溪上尝得异石,有文隐然,如记姓名,且有“长生”等字。余未之见也。因其生朝,姑摭二事为词以寿之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自是君家门户事。当此际。龟山正抱西江水。三万六千排日醉。

月入千江体不分,道人非复世间人。锺山南北安禅地,香火他时共两身。

祖宗垂佑,亨会协重熙。德泽被烝黎。虔崇尊谥陈徽册,藻卫列葳蕤。宸心致孝极孜孜。展礼诏台司。祥烟瑞霭浮清庙,绵宇被纯禧。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撑傍羹鱼宋媪家,绿荷裹饭荐匏瓜。率真受用非随俗,尚欠风前雨笠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