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城南书院偶成

积雨欣始霁,清和在兹时。
林叶既敷荣,禽声亦融怡。
鸣泉来不穷,湖风起沦漪。
西山卷余云,逾觉秀色滋。
层层丛绿间,爱彼松柏姿。
青青初不改,似与幽人期。
坐久还起步,堤边足逶迤。
游鱼傍我行,野鹤向我飞。
敢云昔贤志,亦复咏而归。
寄言山中友,和我和平诗。

作品评述

《三月七日城南书院偶成》是宋代张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经过积雨之后,我欣喜地见到了晴空,此刻的天气清朗和谐。林木的叶子已经繁茂,禽鸟的鸣声也融合在宜人的氛围中。鸣泉声不绝于耳,湖面上的微波荡漾。西山云雾卷起,美景似乎更加浓郁。层层绿树丛中,我深深地爱慕着那松柏的姿态。青翠的景色初显,仿佛与我这隐居的人相期待。坐了很久,我起身行走,沿着堤岸悠然而行。游鱼儿沿着我行走的路,野鹤也朝我飞来。敢说古时圣贤的志向,同样也以诗词表达着归心之情。寄语山中的朋友们,与我一同创作和平之诗。

诗意:
《三月七日城南书院偶成》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色,以及作者在这美好的环境中的感受与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欢喜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种隐居者的心态,表达了对宁静、和平的向往。

赏析:
《三月七日城南书院偶成》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张栻的才华。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景物描写,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传达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作者以林木的繁茂、鸟儿的欢唱、泉水的潺潺声以及湖风的吹拂等细节,刻画出一个和谐宜人的自然环境。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喜悦之情。他对松柏的爱慕之情、对青翠景色的喜爱,以及对鱼儿和鹤儿的欢迎之态,都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隐居者的情怀,作者表达了对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整首诗以清新、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美好的自然景色,以及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喜悦。通过对自然的感受与体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也融入了一种向往和平的情怀。这首诗词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邯郸奇弄出文梓。萦弦急调切流征。玄鹤徘徊白云起。白云起。郁披香。离复合。曲未央。

江汉久分路,京关重聚吟。更为他夜约,方尽昔年心。月隔明河远,花藏宿鸟深。无眠将及曙,多是说山阴。

盛德居厚,含草有融。惟思惟信,日黄日中。礼诚荐过,福祐嘉通。永延永阜,九彀咸岂。

欲作题诗别,仍为命酌留。故人来不断,淹坐胜于游。树暖微蒸雨,星寒尽入流。秣陵何日到,信宿未移舟。

竹林下沈酣者,洛社中起舞人。与籍糟汉通谱,是灌花翁后身。

吴越朝天功在民,当年卿相亦仁人。曾孙终与元丰政,故老犹知异代因。吏治清明开白日,文词俊发吐青春。邺都従事堂中客,涕洒高原柏子新。

事业随人品,今古几麾旌。向来谋国,万事尽出汝书生。安识鲲鹏变化,九万里风在下,如许上南溟。斥鷃旁边笑,河汉一头倾。叹世间,多少恨,几时平。霸图消歇,大家创见又成惊。邂逅汉家龙种,正尔乌纱白纻,驰鹜觉身轻。樽酒从渠说,双眼为谁明。

风沙睢水终亡楚,草木公山竟蹙秦。始信滹沱冰合事,世间兴废不由人。

偃息冷云边,悠然白已玄。动时皆物役,静处是吾天。虚牖延萝月,连筒引竹泉。心期终不出,就此了余年。

河势尤湍急,滔滔去莫留。此行期死敌,既济遂焚舟。背水连师出,乘风纵燎休。若非拚血战,不复渡黄流。竹帛今犹载,桑偷晚始收。后来烧栈道,毋乃祖馀谋。

令节逢烟雨,园亭但掩关。佳人宿妆薄,芳树彩绳闲。归思偏消酒,春寒为近山。花枝不可见,别恨灞陵间。

清江借篙师,津流不须问。行行镜中天,水鸟嗔人近。绝岸得危亭,一目千里尽。山川草木妍,造物无少吝。谁知天壤间,眇然一方寸。

龙团分罢觉芳滋。歌彻碧云词。翠袖且留纤玉,沈香载捧水垍_半瓯轻啜,愁绪如丝。记取临分余味,图教归后相思。

鬓毛已自秋来变,髀肉仍于马上消。满眼青山不归去,强颜微禄亦何聊。

白日无定影,清江无定波。人无百年寿,百年复如何。堂上陈美酒,堂下列清歌。劝君金曲卮,勿谓朱颜酡。松柏岁岁茂,丘陵日日多。君看终南山,千古青峨峨。

故山久已办菟裘,得去欣闻止在秋。涉世安能长戚戚,收心只欲罢休休。

纵出由来古有诛,徇私无实荷宽纾。已知公冶本非罪,免似邹阳更上书。刀笔任从文俗议,风霜方识宪台居。自惭衰拙将何用,学术无堪政事疏。

地际朝阳满,天边宿雾收。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北阙驰心极,南图尚旅游。登临思不已,何处得销愁。

词场绿发竞才雄,幕府朱衫觉道穷。孤愤扫除诗句里,壮图流落酒杯中。宦游已倦年将暮,人事随生日又东。珠玉满篇劳宠赠,建溪风格袭文公。

既酬斯有酢,在礼犹可追。起劝孰曰狂,狂在捉白髭。白髭虽见捉,渌酒安可辞。歌童小如拳,聊以开公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