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舜臣的《九江分司对雨》
拼音和注音
jiāng liú hé zhèn dàng , hóng yàn yì lái gu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鸿雁:(名)①鸟,羽毛紫褐色,股部白色,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也叫大雁。②(书)比喻书信。
震荡:(动)震颤;动荡:大地~|乾坤~。
李舜臣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原诗
偶出庐山下,轻云随盖飞。
度河为暝色,洒雨满秋扉。
细细从东至,森森洗竹晖。
捲帘入苍雾,还寝更絺衣。
渐夕阶生溜,群峰势乍稀。
江流何震荡,鸿雁亦来归。
是月黄花节,清宵玉露挥。
高城恐寂寞,滋菊使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