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西园

十纪权臣第,修城外台宅。
乔木不知秋,名花数逾百。
远如山林幽,近与尘埃隔。
惠政裕一方,民犹以为窄。

作品评述

《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西园》是宋代吴师孟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纪权臣第,修城外台宅。
乔木不知秋,名花数逾百。
远如山林幽,近与尘埃隔。
惠政裕一方,民犹以为窄。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在成都运司的园亭中的感受和思考。诗人吴师孟以景物描绘和议论社会问题的方式,表达了对于权臣之势力的思考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开篇,展现了园亭中的景色。第一句“十纪权臣第,修城外台宅”,表达了十代权臣的势力和地位,修建了城外的宅邸。这里的“十纪”指的是长达十代的权臣统治。接下来的两句“乔木不知秋,名花数逾百”,描绘了园亭中林木葱茏、百花争艳的景象,寓意着权臣的富贵与繁荣。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远如山林幽,近与尘埃隔”,诗人通过景物的对比,表达了权臣与民众之间的隔阂和疏离。权臣高高在上,远离尘世纷扰,享受着山林幽静的环境,而民众则与尘埃相隔,生活在狭窄的环境中。

最后一句“惠政裕一方,民犹以为窄”,直接道出了民众对于权臣所谓的“惠政”感到不满和疑惑。尽管权臣以所谓的政策和措施来宽衣解带,但在民众看来,生活仍然是狭窄的,不得不与尘埃为伍。

整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寓意深远地表达了对权臣统治和民众生活状况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议论,将权臣的繁荣和民众的疾苦相对立,呈现了一种社会对立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不公和不满的态度。

诗词推荐

先辈多达士,后人罔知死。苦为声色迷,蚩蚩竟如彼。我当半百年,已悟此中理。富贵随所望,贫贱随所以。布衣及蔬食,足充诸己。修短自由天,气化返为鬼。哭者何必哀,尔岂不然尔。田横有悲歌,秋风起蒿里。

南浦从来管别离,可伤此地判东西。恨无短羽追鹏翮,一任狂风送马蹄。明月层楼双旅思,青天万里一云梯。到头千佛名经上,年弟年兄取次题。

偶背雕笼与我违,四方端伫竟忘归。谁家白日云间见,何处沧洲雨里飞。曾啄稻粱残粒在,旧翘泥潦半踪稀。凭人转觉多相误,尽道皤然作令威。华表翘风未可期,变丁投卫两堪疑。应缘失路防人损,空有归心最我知。但见空笼抛夕月,若何无树宿荒陂。不然直道高空外,白水青山属腊师。

水纳乾坤净,窗通左右凉。船门如引索,直面看波光。

二月已尽三月来,计君行日已相催。奈何病著不能往,岂但看花仍把杯。

春末冬暮,徂夏杪秋。土王四月,时季一周。黍稷已享,笾豆宜收。送神有乐,神其赐休。

花卉日相续,朝昏兴寄新。露荷香入座,风竹净无尘。啸咏皆群从,喧嚣远四邻。须知轩冕客,富贵不关身。

蒿棘深春卫国门,九年于此盗乾坤。两行密疏倾天下,一夜阴谋达至尊。肉视具僚忘匕箸,气吞同列削寒温。当时谁是承恩者,肯有馀波达鬼村。势欲凌云威触天,权倾诸夏力排山。三年骥尾有人附,一日龙须无路攀。画閤不开梁燕去,朱门罢扫乳鸦还。千岩万壑应惆怅,流水斜倾出武关。

一自残春别,经炎复到凉。萤从枯树出,蛩入破阶藏。落叶书胜纸,闲砧坐当床。东门因送客,相访也何妨。

僧阁倚寒竹,幽襟聊一开。清风曾未足,明月可重来,晚意烟垂草,秋姿露滴苔。佳宾何以伫,云瑟与霞杯。

美人怪我长为客,青雁传书不肯开。向道在家贫亦好,恶教风雨送归来。

紫坛熙事乐高张,天胙皇家福简穰。六奏声中来象物,万灯明处望龙章。星珠月璧清宵丽,风马云车碧落翔。屡有诏书崇简约,只将诚意动苍苍。

黄纸起家升仕籍,青衫溯阙拜恩光。署衔汝勿憎铜臭,就养吾方喜饭香。世事极知多倚伏,人生正要小回翔。但令父子常相守,歛版扶犁味总长。

梅梅柳柳斗纤秾。乱山中。为谁容。试著春衫,依旧怯东风。何处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认骄骢。儿家门户几重重。记相逢。画桥东。明日重来,风雨暗残红。可惜行云春不管,裙带褪,鬓云松。

密叶阴沈夏景新,朱栏红药自为春。香於兰芷偏饶艳,画入缣绡未逼真。已恨芳华难驻景,可堪愁卧动经旬。三年想爱须留恋,不为江头酒味醇。

虏人多窃朝廷礼,译者交传应对辞。羊酪调羹尊汉使,氈堂举酒见阏氏。曚曚白日穿云出,漭漭黄沙作雾吹。知去燕京几千里,胡笳乱动月明时。

檐雨浪浪欲二更,短檠明火读书声。忆如汝大政如汝,一事无成今老生。

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高烛留深夜,轻阴护晚芳。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

普庵真实不问钱,只要离尘脱业缠。一闻千悟方堪委,何须苦苦学神仙。

杨柳笼烟袅嫩黄。桃花蘸水染红香。薄罗衫子日初长。饮尽东风三百盏,醉来愁断几回肠。教人独自遣风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