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六首

濯濯春月柳,低映金张宅。
风光到飞絮,枝头少颜色。
荣华岂不好,岁晚负赏识。
坚贞自中心,君看松与柏。

作品评述

《拟古六首》是宋代诗人曾协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濯濯春月柳,
低映金张宅。
风光到飞絮,
枝头少颜色。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婆娑摇曳,如春月一般清新明亮,低垂的柳枝在金张宅的庭院中倒影映衬。微风吹来,飘落的絮状物漂浮在空中,枝头上的颜色显得稀少。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色,以柳树为主要形象,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变幻多样的美丽。柳树是春天的代表,其柔美的枝条和垂钓的姿态使人联想到温暖的季节和美好的情景。金张宅是指一座富丽堂皇的宅邸,柳树倒映在其中,更显得栩栩如生。

荣华岂不好,
岁晚负赏识。
坚贞自中心,
君看松与柏。

这首诗词在描绘春天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价值观的思考。诗中提到荣华,意味着富贵和荣耀,但作者认为这些并非最重要的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荣华的追求可能会减少,而忽略了对生活的欣赏和赏识。

诗中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坚贞的追求。松树和柏树被视为象征坚贞不屈的植物,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够生长茁壮。作者希望人们能够从这些植物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坚定自己内心的信念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探讨了人生的价值观和追求。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景色展现出来,并通过对荣华和坚贞的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忧思和人生哲理,启示人们应该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并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

作者介绍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诗词推荐

明月峰头石,曾闻学月明。别舒长夜彩,高照一村耕。颇乱无私理,徒惊鄙俗情。传云遭凿后,顽白在峥嵘。

宣召班排过隔廊,耸闻神器授储皇。只将揖逊为家法,我宋真宜万代昌。

□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天下才无几,夫君独患多。高文粲列宿,英辩泻长河。荣宦成朝梦,浮生度尺波。旧僚空执酒,相与泪滂沱。

逢人乞药栽,郁郁遂满园,玉芝来天姥。黄精出云门。丹茁雨後吐,绿叶风中翻。活人吾岂能,要有此意存。

何人笔端有许力,卷来一片潇湘碧。摩挲老眼看不真,怪见层波涌虚壁。天庆观中双黑龙,物色虽殊妙处同。能将此水畜彼龙,方知画手有神通。龙兮水兮终会遇,天下苍生待霖雨。

一洞沾秦俗,疑非太古民。尽将源里事,报与世间人。

鹅肫荡口好荼綍,朗秀娇人醉玉姿。却似鉴湖秋月白,纱浣石上见西施。

形骸鹤瘦复松枯,况是新霜满鬓须。醉似在家狂道士,愚于识字老耕夫。敢言万里封侯事,但问纵文入口无?许我年如伏生比,逢时犹解诵唐虞。

甫里薄田汾曲庐,儿曹堪垦亦堪居。惟应水竹并风月,尚属先生未属渠。

定林自有主,我为林下客。客主各有心,还能共岑寂。

飞廉驱铁骑,万雨飞落地。烟淡松自苍,风起竹似醉。倚窗横膝琴,政有作诗意。白鸟忽飞来,点破一山翠。

自古诗人高远处,看君涉步迈前峰。谩呼贾岛为同社,莫遣陶潜是别宗。

名画不复生,古魂埋地底。技能无所发,骋巧崭岩里。纤纤扫苍林,坡岸分迤逦。近可笔发窥,远若风霾起。遂令众画师,一点不可毁。我今会石家,饮酒酒复美。虽不见绿珠,见此差可喜。愁逢暴谑人,渍墨书不已。

丝丝杨柳拂烟轻,总为愁人送别情。惟有流波似离恨,共将明月伴君行。

迥陂积水长蒲蒋,散步郊原借夕凉。尘袖风巾嗟久旅,稻畦柘迳似吾乡。蛙声月色当空旷,爨火人家在莽苍。望合碧云人未至,滞留愧客问行藏。

东篱相伴殿西风,我识花神品藻公。秋老别无第三品,傲霜黄处拒霜红。

大一无外,小一无内。一兮一兮,靡所不在。心地净亡尘,肉山闲弗碍。道环中,绝端倪。空印里,何文彩。风凄凄兮秋落远山,波烂烂兮月浮沧海。

阳丘其高,神祗闰位。既奠劂玉,既奉劂醒。亦有嘉德,克相瑟祀。旨酒载爵,以成熙事。

且将一笑悦丰年,渐老那能日日眠。引客特来山地上,坐看秋水落红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