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学究

八九顽童一草庐,土朱勤点七言书。
晚听学长吹樵笛,国子先生殆不如。

作品评述

《村学究》是宋代文人宋伯仁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中的学究者,表达了对传统学府的质疑和对自然真实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村学究》中文译文:
八九顽童住茅舍,用红土勤点七言书。晚上聆听学长吹奏樵笛,连国子先生都难与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乡村中的学究者为主题,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过着简朴生活的学子形象。"八九顽童住茅舍"描绘了学究者年少时的形象,他们生活在简陋的茅舍中,但却以红土点染书写着自己的七言诗作。这种用土来写字的想象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和对朴素生活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晚上的场景,学究者静静聆听学长吹奏着樵笛的乐曲。这里的樵笛是一种乡村常见的乐器,代表了纯朴和自然之美。诗人将学长的吹奏与国子先生进行了对比,以突出学究者的才华和独特性。国子先生是科举制度中的高级学者,被认为是学问的权威和精英。然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学究者对传统学府的怀疑,认为他们的学问并不能与乡村学究者的才华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对学究者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真实和朴素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知识体系的质疑。它展示了乡村学究者在质朴环境中追求学问和艺术的精神,以及他们对传统学术体制的不同声音。

作者介绍

嘉熙戊戌家马塍稿。

诗词推荐

岁律又云莫,临风咏式微。雨台方有约,一棹未成归。夜宿三家市,天寒百衲衣。豺狼当道路,鸥鹭亦惊飞。

弥月住山家,晴天物色奢。莺迁对人语,蜂众报僧衙。笋老欲成竹,蕙香开遍花。清吟无个事,冉冉送春华。

若人富文史,皮里罗阳秋。婉此建安格,当从古人求。醉侯岂可縻,当封富民侯。

为爱山园好,林塘十亩宽。露深花脸湿,春浅柳眉攒。只拟希高隐,那能缚小官。寿山谁问讯,太白正虯蟠。

元日独酌不成酡,穿林唤客雪中过。三百六旬又过矣,四十五春如老何。帻软渐知簪发少,兴豪那计酒筹多。小园风景偏宜雪,缀柳妆梅有许窠。

拣得琅玕截作筒,缄题章句写心胸。随风每喜飞如鸟,渡水常忧化作龙。粉节坚如太守信,霜筠冷称大夫容。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

独卧经秋堕鬓蝉,白杨风起不成眠。寻思往日椒房宠,泪湿夜襟损翠钿。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故国杳无千里信,采弦时伴一声歌。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甲观正储祥,群臣献寿觞。捧登金殿稳,深照赭袍光。环佩和仙乐,衣冠惹御香。玄天共悠久,碧海比灵长。葵藿心无异,鸳鸿翅有行。何当随近侍,同此祝无疆。

梦断南柯觉昨非,因缘尽处两分飞。寒松空锁翠娥梦,我独于今未得归。

邹律暖燕谷,青史徒编录。人心不变迁,空吹闲草木。世患有三惑,尔律莫能抑。边苦有长征,尔律莫能息。斯术未济时,斯律亦何益。争如至公一开口,吹起贤良霸邦国。

皇风扇祇树,至德茂禅林。仙华曜日彩,神幡曳远阴。绮殿笼霞影,飞阁出云心。细草希慈泽,恩光重更深。

试间沧洲渔叟,长松山崦谁家。终日拿舟不语,江风吹老蘧花。

见得分明识得亲,举来犹自涉涂程。真饶不犯毫芒者,也是拈{左食右追}舐指人。

拍手东风唤白猿,划开元盖洞天门。可能路指虚无去,两脚须留点地跟。

海榴红暖,圆荷翠小,榭阁薰风浅。真人抚运,云龙相际,真贤载诞。鲁国元勋,相门接踵,传家非远。辅中兴大业,折冲邻壤,扶红日、上霄汉。端是清明重见。范陶镕、咸收群彦。垂绅正笏,炉烟不动。宸廷闲燕。天地平成,父尧子舜,永膺宸眷。赐我公岁岁,恩荣锡命,向黄金殿。

昔闻放翁歌镜湖,船毛有酒船头书。又闻鉴湖赐贺老,剡川一曲春风好。番阳之东有重湖,风光与此真不殊。澄波湛湛秋莹洁,碧月一片沈冰壶。彩舟荡漾摇画桨。上下天光映虚幌。踏歌捶鼓乐者谁,武陵樵客来湖上。赋诗横槊何英雄,气概或夸前两翁。我思此景劳梦寐,东望咄咄徒书空。

玄鲫随钩诚养亲。

竹里茅茨傍小溪,粼粼白石护渔矶。想应日日来垂钓,石上蓑衣不带归。

叶落无蝉在,又随林叶生。不离荒苑处,偏感异乡情。幽韵松风合,枵肠竹露清。无端溪鸟逐,飞落地中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