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何承天的《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十二)上邪篇》
拼音和注音
shàng xié xià nán zhèng , zhòng wǎng bù kě jiǎ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何承天
何承天(370-447),东海郯人(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人 ),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和天文学家和音乐家。南朝任尚书载丞。何承天曾奏改《元嘉历》,订正旧历所订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一直通行于宋、齐及梁天监中叶,在我国天文律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3.1429,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兼通音律,发明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能弹筝,复擅弈棋,著作有《达性论》、《与宗居士书》、《答颜光禄》、《报应问》等。曾奉命撰修《宋书》,书未成而卒。
原诗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音和响必清,端影所以亡。
汉宣隆中兴,魏祖宁三方。
譬彼针与石,效疾而称良。
行苇非不厚,悠悠何讵央。
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
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