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三夏故城(二首)

关前叶犹青,关后草已白。
气候本不殊,山势有阻隔。
风高鼓角动,日落川塞黑。
边鸿一声来,壮士亦变色。

作品评述

登三夏故城(二首)

关前叶犹青,关后草已白。
气候本不殊,山势有阻隔。
风高鼓角动,日落川塞黑。
边鸿一声来,壮士亦变色。

【中文译文】
登上三夏的故城(两首)

关前的叶仍然翠绿,关后的草已经凋零。
天气原本并无差别,但山势却形成了阻隔。
狂风吹过,鼓角声响起,太阳西落时河畔的边塞陷入黑暗。
一只边塞的鸿雁呼啸而来,勇士们也变得面色凝重。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基所作,描绘了登上三夏故城的壮丽景色和战争带来的沉重氛围。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登上故城的景象。关前的叶子依然翠绿,显示了夏季的生机盎然,而关后的草已经凋零,暗示着秋天的来临。这种对比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不同地区之间的隔阂。尽管天气并无明显差异,但山势却形成了一道阻隔,使得相邻的地区在气候和自然环境上产生了差异。这反映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地理的限制。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描绘风声和鼓角声来表达战争的氛围。狂风吹过,鼓角声响起,暗示着紧张的战争局势。太阳西落时,边塞的黑暗更加浓重,暗示着士兵们在艰难的环境下奋战。

最后一句中的边鸿一声来,壮士亦变色,通过描绘一只鸿雁的叫声,表达了边塞战事的严峻。壮士们也变得面色凝重,显示出他们面对战争时的紧张和压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景色和战争的残酷现实。通过自然景观和战争氛围的对比,诗人展示了时光流转和人类命运的无常,以及战争带来的恐惧和痛苦。

诗词推荐

圣主临轩亲策试,集英佳气葱葱。鸣鞘声震未央宫。卷帘龙影动,挥翰御烟浓。上第归来何事好,迎人花面争红。蓝袍香散六街风。一鞭春色里,骄损玉花。

烛光花影两相宜,占断风光二月时。但得常如妃子醉,何妨独欠少陵诗。

正阳用事月初吉,骑鲸之孙生此日。滴露能将三画吞,积风少忍六月息。平生最耐反复看,其文炳彪心地直。骨肉十年长眼青,今年差觉丛谈密。一尊称处风风晓。红药丫头香露湿。谁令绝艳殿光景,群葩敛避表独立。洗尽人间丹粉妍,倾国倾城须正色。文章瑞世宁论晚,时来造物能借力。

人间何处难忘酒。兴来独步登岩岫。倚杖看云生。时闻流水声。山花明照眼。更有提壶劝。一盏此时斟。都忘名利心。

日脚收新雨,禅房早得秋。重来应更好,谁与共清幽。

无愁是云愁,无羞是雪羞。我非云与雪,何以白我头。日出雪自消,雨晴云亦休。盛年轻弃掷,不及且娱游。

东有徵君真逸居,有台可钓傍渔矶。志高不在鱼吞饵,回笑荥阳血染衣。

暮年多感怆,孤梦久不成。残灯暗无焰,宿雨滴有声。食少夜常饥,展转空肠鸣。老鸡虽三号,山窗终未明。默诵旧记书,更觉负平生。披衣搔短发,壮志浩纵横。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江南客,家有宁馨儿。三世文章称大手,一门兄弟独良眉。藉甚众多推。千里足,来自渥洼池。莫倚善题鹦鹉赋,青山须待健时归。不似傲当时。

秦皇系缆北山头,一抹江边海变洲。百万生人无葬处,蜗争蚁战不如休。

富贵威权得自由,收融二子杀杨修。闲人于物无恩怨,那得仓舒只麽休。

梅蕊小春天气,橘林良月风光。五云边近九霞觞。美景初无尽藏。老矣相逢湖海,年来游遍潇湘。诗情满眼兴何长。赢得烟霄直上。

春城满望,晓阁閒登。尘销霁景,定出真僧。人怀远思,槛凭危层。因圆果登,胜境斯兴。

林塘过雨不胜秋,万盖跳珠写碧流。倚槛孤吟天欲暮,更穿芒屩上方舟。

晨登高望阁,爱此经檐日。稍观宿雾捲,坐见前山出。望岫喜林疏,闻泉令竹密。与世若相忘,怀人如有失。聊此寄晨昏,惭无经世术。

我公胸次妙陶甄,幻出壶中小有天。地近沧浪占风月,目吞笠泽饱云烟。国杯金盌开新第,燠馆凉台继昔贤。闻说傅岩通帝梦,遄归黄阁卧貂蝉。

西来政尔叹离居,数士英英端起予。情话不遗亲且故,高交宁有数能疏。诗章许和平反暇,尊酒仍饕簿领余。幕府河南亦名胜,愿交烦为问何如。

脱缰羸马也难追,赛跑浑如兔与龟。无噩无嘉无话喊,越追越远越心灰。苍茫暮色迷奔影,斑白老军叹逝骓。今夕塞翁真失马,倘非马会自行归。

酒亦有何好,人今不肯忘。苟无愁可解,何必醉为乡。剩欲论奇字,终能讳秘方。直饶肌骨秀,正要画眉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