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十六洞

苍山连环不断头,溪声绕山无时休。
后溪已穿绿树去,前溪却向山前流。

作品评述

《过三十六洞》是宋代诗人郑獬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苍山连绵不断头,
溪水环绕山峦流。
后溪已贯绿树去,
前溪却向山前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在游览三十六洞时的感受。诗中以苍山连绵不断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溪流的流动,展现了山水的壮丽景色和自然的变幻之美。

赏析:
《过三十六洞》以山水为题材,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和流动之美。首句“苍山连绵不断头”,通过形容苍山脉络的连绵起伏,给人一种延绵不绝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山势的雄伟壮丽。接着,“溪水环绕山峦流”,用流动的溪水包围山峦,形成了一幅宛如画卷般的美景。

下两句“后溪已贯绿树去,前溪却向山前流”,通过对溪水的描述,表达了山水的流动和变幻之美。后溪贯穿绿树而去,意味着溪水在山后流淌,而前溪则向山前流去,形成了一种交汇的景象。这种交汇和流动的意象,给人以恢弘壮丽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变化。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出山水的壮丽和流动之美。通过描写山与水的相互作用,以及山水的流动和变化,诗人传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命流动的思考。这首诗词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哲理的意味,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作者介绍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诗词推荐

山色童拈出,秋云似削平。可怜松下路,月黑不堪行。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

天作高山,大邦之屏。外御其侮,王国庶定。

天公留雪待嘉平,飞霰来时晓未明。病士拥衾催暖酒,闭门不听扫瑶琼。

萧洒桐庐郡,家家竹隐泉。令人思杜牧,无处不潺湲。

兴来雷出土,万箨起崖谷。

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右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间,独立斜阳,晚来情味。便乘兴携将佳丽。深入芳菲里。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

元戎招士重亲临,喜遂诗书万里心。乍免客愁供帐具,暂停游事戟门深。秋空矫首瞻魁彩,夜烛凭花听雁音。从此文名沧海阔,好风三日到鸡林。

门阑曳裾客,皆自许人豪。今日宸廷下,谁知北郭骚。

冷澹一堤枯柳,孤高九里寒松。行尽北山烟雨,白云深处闻钟。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春来生怕恼吟魂,不待春来便出村。诗骨瘦来山并耸,酒肠宽去海都吞。板桥晴雪梅花路,茅店东风竹叶尊。囊底青蚨有三百,未甘骑马傍人门。

新来时事不相关,赢得蛮荒日月间。丰陬凡戊照碧汉,任他黄口闹清班。非求美誉传千古,不欲浮生愧两间。天亦而今无奔流产,秀才且荷肯相还。

真消息,明月照天涯。玉兔彩蟾十五夜,金鸟飞去吐红霞。一点道人茶。清霄外,静隐紫丹砂。偃月炉中烹玉蕊,*砂鼎内结金花。赠与道人

良辰且燕乐,乐往不再来。赵瑟正高张,音响清尘埃。一弹和妙讴,吹去绕瑶台。艳雪凌空散,舞罗起徘徊。辉辉发众颜,灼灼叹令才。当喧既无寂,中饮亦停杯。华灯何遽升,驰景忽西颓。高节亦云立,安能滞不回。

君家华屋隐松关,满壑清风六月寒。半岁胡为漫蓬转,篇诗犹解惜春阑。人言占马应东首,我欲移文向北山。试问啼鹃缘底事,书情终日劝人还。

野水荒山寂寞滨,芳条弄色最关春。故将明艳凌霜雪,未怕青腰玉女嗔。

黄竹弄口雨初晴,灵溪渡头水渐生。两岸桑麻人著本,一川鸥鹭我同盟。风环摇日浣纱影,云杵打波舂稻声。少日经行浑草草,暮年归路不胜情。

离邦嗟病免,道旧乐朋簪。刻画忘齐丑,膏肓倚郑箴。轩鸿遡霄路,和鹤答溪阴。为薙求羊径,时容一往寻。

散发扁舟上,秋江一段清。鱼肥新入馔,鸥狎旧同盟。浦树参差出,云山远近迎。君诗妙图写,不减谢宣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