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寺北池亭

宝刹开初地,沧浪绕故城。
芰莲俱野色,凫鸨各秋声。
岸阔烟无著,窗虚日易明。
归骖谁讶久,正为濯尘缨。

作品评述

《建隆寺北池亭》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建隆寺北池亭的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宁静。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宝刹初开的地方,
沧浪江水环绕旧城。
芰莲与野色同在,
凫鸨各自发声。
岸边广阔的烟雾无法隐藏,
窗户虚掩,阳光易于明亮。
归骖马回归的人何其久远,
如今正洗涤长久沉积的尘埃和缨带。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建隆寺北池亭的景色,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恬静。宝刹初开的地方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和希望,而沧浪江水绕过旧城则展示了岁月流转中的不变与变化。诗人通过描写池塘边野生的芰莲和丰富多彩的景色,以及凫鸨各自发出的季节性鸣叫声,展示了大自然中的生机与和谐。

诗词通过描述岸边广阔的烟雾,表现了景色的开阔与迷离。窗户虚掩,阳光透过,象征着明媚的光芒洒在寺庙内部,给人以温馨和明亮的感觉。

最后两句"归骖谁讶久,正为濯尘缨"表达了一种久别重逢的情感。归骖指的是回归的马,暗示着久违的朋友或亲人的归来。他们的归来,正好洗涤了长时间积聚的尘埃和缨带,使得心境焕然一新。

赏析:
《建隆寺北池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宁静。诗人通过运用生动的意象,如宝刹初开、沧浪江水、芰莲野色和凫鸨鸣叫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场景中。

诗词以景入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幻和细腻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烟雾、窗户和阳光的描写,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温馨的氛围。

最后两句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这种重逢所带来的清新和净化的力量。诗人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将这种喜悦与洗涤的意象相结合,使人产生共鸣。

总体而言,《建隆寺北池亭》以其精细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人宋庠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听西风、细吟亭树。秋声先到衡宇。季鹰千里莼鲈兴,更喜范张鸡黍。倾尽处。惭愧汝。高楼不减烟霞侣。瓠樽笑举。对得意江山,忘怀风月,醉眼玩今古。鸾坡客,又向红莲幕府。田园何日成趣。九重闻道思贤佐,恐要济时霖雨。天若许。从所好结庐,相就开蓬户。山人休去。怕蕙怅空悬

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艰难人不见,隐见尔如知。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兰亭丝竹。高会群贤,其人如玉。曲水流觞,灯前细雨,檐花蔌蔌。舞雩初试春衣,听咏歌、童子五六。泽畔行吟,沙汀拾翠,满江新绿。

记言闻直史,筑室面层阿。岂不承明入,终云幽意多。沉冥高士致,休浣故人过。前岭游氛灭,中林芳气和。兹辰阻佳趣,望美独如何。

西岭草堂留不住,独携瓶锡向天台。霜清海寺闻潮至,日宴江船乞食回。华顶夜寒孤月落,石桥秋尽一僧来。灵溪道者相逢处,阴洞泠泠竹室开。

日下四山阴,山庭岚气侵。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水生已抹堤,草长复侵路。小蝶仍可怜,欲下却飞去。

行过石壁尽,夜泊牛口渚。野老三四家,寒灯照疏树。见我各无言,倚石但箕踞。水寒双胫长,坏裤不蔽股。日莫江上归,潜鱼远难捕。稻饭不满盂,饥卧冷彻曙。安知城市欢,守此田野趣。只应长冻饥,寒暑不能苦。

愁别园林后夜春。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约回残影射明霞。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欹斜。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湾洄绿处昨鸡声,俯槛山宜柳外明。京洛泓尘衣半黑,邯郸炊黍梦曾惊。榴皮就为翁题好,竹叶能邀我兴成。办此一廛归老计,弄孙相对说春耕。

范邵居洛阳,希夷居华山。陈即为逸人,忠献为显官。邵在范之后,陈在范之前。三人貌相类,两人名相连。

团团竹色绕郊居,勾引清风百亩余。忆昔敲门苏内翰,而今下马范中书。

晓日银台再上书,相君何日奏丹涂。紫皇有意怜衰老,乞与扬州第五符。

鸳鹭差池出建章,彩旗朱户蔚相望。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白芷江边分驿路,山桃蹊外接甘棠。应怜一罢金闺籍,枉渚逢春十度伤。

槎使携归饷老人,高棱疏节屈中伸。拨开豺虎凭陵气,摄取蛟龙变化身。访洗头盆还喜健,伴行脚笠未嫌贫。一般仙骨清如鹤,倚看沧溟解起尘。

十年两度送君归,听说乡山兴欲飞。岁久儿孙头角变,日长宾客往来稀。平桥着板通樵径,老树盘根作钓矶。强欲相从无旧业,定于何处解朝衣。

闲寻香陌凤城东,时暂开襟向远风。玉笛一声芳草外,锦鸳双起碧流中。苑边花竹浓如绣,渭北山川淡似空。回首汉宫烟霭里,天河金阁未央宫。

劳车发危坂,倦艘失飞湍。滔滔褦襶子,疾走殊未阑。鹤仙摆名宦,结庐松江干。笑拍萍风浮,瞬视草露溥。图川不愧辋,序谷宁先盘。门岂俗驾拒,室无哀筝弹。按行松菊间,澹然有馀观。莲巢众香聚,浮天百忧宽。秋光敛洲渚,暮翠笼峰峦。我来挟良朋,道故盟未寒。练颜仰孤标,耐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