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四首

不因孤露妄难休,大□既成难悉婺。
江烟梅雨却知音,□出头人有可极。
师子见,无畏力。
满目相知不相识,枯木寒灰唯我知。
浩浩资深源汲汲,翘松野鹤表吾师。
吾师心兮心掌寂,常寂光中饶益人。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十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诗意和赏析:
《偈颂十四首》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组诗词,通过咏史抒怀的形式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和对修行道路的思考。尽管原文中有一些文字遗漏,但我们可以尝试分析其中的意境和表达。

这首诗词以虚实相生、意境深远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师长的敬佩和对修行道路的探索。诗中通过描绘江烟、梅雨等景象,表达了知音难觅的孤独感。作者提到"□出头人有可极",表明在人群中,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极致,这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和不易。

诗中也提到了"师子见,无畏力",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和对其智慧的赞美。作者认为自己能够洞悉"满目相知不相识"的境界,这显示了对自身修行成果的自豪和满足。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对修行道路的热切追求和对师长的尊崇。"浩浩资深源汲汲,翘松野鹤表吾师"这句话描绘了修行者如何汲取深厚的智慧和修行源泉,同时也表达了对师长的崇高评价和敬意。最后两句"吾师心兮心掌寂,常寂光中饶益人"则表达了师长内心的宁静和智慧,以及他对众生的慈悲和利益。

总的来说,《偈颂十四首》通过运用景物描写和修行哲理,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对修行道路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和智慧的追求。这首诗词意境深远,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递出修行者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追求和智慧的触动。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溪声寝食间。藤杖复随春色到,寒泉顿与客心闲。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叶悭。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应逐好风还。忆自栖贤夜入城,道边兰若一僧迎。偶然不到终遗恨,特地来游慰昔情。海外声闻安至此,堂中天鼓为谁鸣。匆匆复向深山去,一盏醍醐饱粟罂。

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

沿途听潺湲,蒙茸冒沙石。谁知此山下,千里在咫尺。潭潭光明宫,皎皎心印宅。石细泉自香,水净林逾碧。太清无潜鳞,至弱而能力。玉龙出苍峡,威勇壮莫敌。风雨填空来,万夫助推激。座中起波涛,足下殷霹雳。我来从雄观,神意耻莫逆。心镜净表裹,坐久万籁息。悠然到平淡,涣若

帝里高人宅,苍苔远径深。卷帘山入户,摘果鸟移林。石治养龟水,月台留客琴。生涯一樽酒,名利不关心。

托根蟠泰华,倚干蚀莓苔。谁云山泽间,而无梁栋材。

长安道上何沾巾,古时道行今时人。不知寒暑与朝暮,车轮马迹常辚辚。自是此土亦辛苦,雨作泥兮风为尘。泥尘返复不知数,大雨大风无出门。

拟把孤忠报主知,主知未报已身疲。明朝定作长淮鬼,马革应烦为裹尸。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花里南楼春夜寒,还如王屋上天坛。归山不道无明月,谁共相从到晓看。

楚客忆乡信,向家湖水长。住愁春草绿,去喜桂枝香。海月迎归楚,江云引到乡。吾兄应借问,为报鬓毛霜。

平生心迹笑元龙,今日城边比蔡邕。岂是白头著书地,聊当涕泣自从容。

平生爱山林,里居想王屋。孤月自无朋,断云曾不族。讵知庄遵市,儵有贾谊卜。西河就索居,漆园问尊足。翟门罗可去,轲宅仁已熟。似闻结驷多,每见后骑属。鲁台时遣馈,监侯已发粟。竞欢王俭莲,肯问颜公粥。家贫愿邻富,蒹葭欣倚玉。颇容滑稽叟,来簉堂上烛。犹能辨丝簧,渐近

金马玉堂高步宜,中年遂与水云期。太冲早擅三都赋,叔度难量万顷陂。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驹过隙事堪悲。南园从此无行迹,老桧高松知未知。

湖玉幻山浊界,羞将遮肉眼,清都赢得破天颜。公收点墨轻丸玫,燠馆凉台侑诗酒。

人间犹有展生笔,佛事苍茫烟景寒。常恐花飞蝴蝶散,明窗一日百回看。

青编读后方为士,共牒颁时始是官。不拜皇朝真爵命,要行所学也应难。

小儿曼倩儘狂奸,试掉雷车与破悭。慰我农民须早计,怜渠岁事颇相关。斋盂并日浑忘味,诗债如山只欠还。谢令冥顽推不去世,毫丝无补亦胡颜。

春树桃与李,美果终得尝。莫树枳与棘,芒刺还相伤。君子所树党,在择贤与良。其党苟非人,为祸亦自殃。蓄者本铅刀,用欲如干将。豢者本款段,骋欲侔骕骦。辨之胡不早,坚冰自履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