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岩道光大师

僧读儒书举世稀,惟师精学出尘机。
上都香火安禅久,东国林泉徇众归。
道在莫从形相索,身间都觉利名非。
灵岩到日秋应晚,还写新诗遍翠微。

作品评述

《送灵岩道光大师》是宋代蔡冠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僧读儒书举世稀,
惟师精学出尘机。
上都香火安禅久,
东国林泉徇众归。
道在莫从形相索,
身间都觉利名非。
灵岩到日秋应晚,
还写新诗遍翠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蔡冠卿送别灵岩道光大师的场景。道光大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僧人,他将儒家经典融入佛教修行的机缘巧合。在上都(指京师)的寺庙中,他长期安心修行,成为众人景仰的对象。然而,他决定返回东国,回到林泉之间,与众人一起共同修行。蔡冠卿认为,真正的修行之道不应该追求虚名和物质利益,而是要超越形相的束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蔡冠卿对道光大师的敬重和思考。诗中的“僧读儒书举世稀”表明道光大师在学识上的卓越,将儒家思想与佛教修行结合起来。他在上都修行已久,成为人们景仰的对象。然而,他决定回到东国林泉,与众人一起修行,这体现了他对修行道路的真正追求。

诗中的“道在莫从形相索,身间都觉利名非”表达了蔡冠卿对修行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道不应该被形相所束缚,而个人的名利也不能成为追求道的目标。这种超越物质欲望和虚名虚利的思想体现了佛教的精神。

最后两句“灵岩到日秋应晚,还写新诗遍翠微”则表达了蔡冠卿对道光大师的遗憾和祝福。蔡冠卿认为,道光大师应该在灵岩待得更久一些,但他相信道光大师将继续以新的诗歌表达自己的修行心得。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蔡冠卿对道光大师的敬佩和对修行道路的思考。诗中融合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表达了对超越物欲和名利追求的追寻,以及对真正修行者的赞美和祝福。

诗词推荐

东西南北日团圆,洗涤肝膺立树边。料得痴蟾别有药,只餐金粟径升天。

旧言山色有无中,今日环观在短蓬。游子不堪归路冷,篙师愁杀裹囊穷。便回溪口风尤急,欲到山头月已东。赢得閒言扰诗社,烦君更语主人公。

归计信悠悠。归去谁留。梦随江水绕沙洲。沙上孤鸿犹笑我,萍梗飘流。与世且沈浮。要便归休。一杯消尽一生愁。傥有人来闲论事,我会摇头。

夜宿山家谢主翁,安排席藁地炉东。枕头就借支机石,帕额聊防箭隙风。酒瓮下眠添古话,牛衣中卧有时通。老吾看破人閒事,锦帐牙床总是空。

甘分清孤寒固穷,衡门寥落正西风。一鸣便是苍梧凤,不意飘流鸥鹭中。

商声早已到梧桐,夜气生凉湛碧空。閒倚小窗待明月,紫箫吹彻木犀风。

我闻修竹阴,清邃不受暑。安得十亩馀,其中创幽墅。日长惟鸟声,昼静无人语。习习来微风,萧萧堕寒雨。呼儿出柴扉,垂纶坐沙渚。斯志久未遂,世路今弥阻。新诗何起予,风味胜清醑。自怜拘一官,隐逸愧前古。好梦只林泉,覉踪犹粪土。岂能学贪夫,忘身徇圭组。

黄岩贡篚针俎赤,浮玉僧盘豆酱寒。走送似呈花下客,看花容易别花难。

遥岑数寸斜日,杨柳一江晚烟。追恨风拘雨阻,那知雁后花前。

枯条怪石坐寒禽,玉轴高悬画万金。岁晚荒畦真在眼,寂寥方见此时心。

隆暑倦行役,梅坡得暂閒。卷帘南浦岸,终日对成山。竹里清风远,棋边夕照还。岁寒重卜醉,觅句暗香间。

练余心兮浸太清。涤秽浊兮存正灵。和液畅兮神气宁。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无由生。踔宇宙而遗俗兮眇翩翩而独征。

金作盘龙绣作鳞,壶冰楼阁禁中春。君王避暑来游幸,风月横秋气象新。

紫殿谏多防佞口,清秋假满别明君。惟忧急诏归青琐,不得经时卧白云。千载茯苓携鹤劚,一峰仙掌与僧分。门前旧客期相荐,犹望飞书及主文。

如来一念周,无尽意风流。丰干骑老虎,沩山跨水牛。

晓风残角,月里梅花落。宿雨醒时滋味恶。翠被轻寒漠漠。梦回一点相思,远山暗蹙双眉。不觉肌肤瘦玉,但知带减腰围。

一亭平倚此山巅,展尽郊原极目天。高下楼台微带雨,参差树木远含烟。品题物象诗联轴,管领江山酒满船。官冗不妨登览兴,尘襟到眩自悠然。

短衣孤剑客乾坤。奈无策,报亲恩。三载隔晨昏。更疏雨、寒灯断魂。赤城霞外,西风鹤发,犹想倚柴门。蒲醑谩盈尊。倩谁写、青衫泪痕。

画桥雕槛接招提,新有幽人榜秀溪。十顷净明天上下,两奁光映水东西。飞楼涌殿参差见,古木修篁咫尺迷。此景此时君信否,绿杨阴里啭黄鹂。

玉磬蒲团出定音,谒酬与世费浮沉。径松参汉周官肃,坞竹藏云商易深。暮色溪山皆有道,春风花草本无心。年来年去头成白,斗酒楼前明月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