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时宰二首

黔黎谁识迓衡功,赤白囊闲寝燧烽。
史不绝书称上瑞,地无遗利足三农。
已闻奠玉祠真室,未见泥金款岱宗。
七十二君梁父禅,何时展采更东封。

作品评述

《呈时宰二首》是宋代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黔黎谁识迓衡功,
赤白囊闲寝燧烽。
史不绝书称上瑞,
地无遗利足三农。

已闻奠玉祠真室,
未见泥金款岱宗。
七十二君梁父禅,
何时展采更东封。

译文:
普通百姓谁能理解迓衡的功业,
赤白囊闲寝燧火烽烟。
史书中不断称颂上天的恩赐,
大地上没有遗失利益的农民。

已经听说奠玉祠的真实之处,
却还未见过泥金所铸的岱宗。
七十二位君主做出梁父的决策,
何时能够展示更多的东方荣耀。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任宰相的呈文,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社会经济的关切以及对祭祀宗庙、尊崇先祖的渴望。诗中提到了"迓衡功",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太阳神,象征着君主的威严和权力。"赤白囊闲寝燧烽"描绘了官吏的闲散生活,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定和管理不善。"史不绝书称上瑞"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珍视和对国家瑞兆的期待。"地无遗利足三农"则强调了农民是国家的根基和重要支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国家政治、社会经济以及祭祀先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国家荣耀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寓意深远的象征和隐喻,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承继,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性。整首诗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美好未来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现状的不满和对官吏的批评。这种思想意识和社会关怀,使得该诗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壮岁专城身欲老,儿时射策眼今昏。战创满面谁能管,旧事逢人且莫论。壁壘旌旗分一路,弟兄父子就名门。回瞻永阜陵前柏,莫忘当时教育恩。

势似孤峰一片成,坐来疑有白云生。主人莫怪殷勤看,远客长怀旧隐情。

朝拂扶桑影,暮寻明日枝。群飞心共远,三匝意犹迟。相向无声里,应思落笔时。寸程千里阔,惟可与君知。

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北岭风烟开魏阙,南轩气象镇商山。灞陵车马垂杨里,京国城池落照间。暂放尘心游物外,六街钟鼓又催还。

风休雨罢。三五春寒夜。翠额重帘何妨下。一炷非兰非麝。红莲开遍吴宫。华灯小试房栊。客里愁须强遣,从来我辈情钟。

何以送之山前月,千里随人光不灭。何以赠之岭上云,出入无心疑似君,何为自比阳城逐,边老日高快便腹。次山曲爱道州民,昔日乱离今太平。后来宾光无短瘠,帐里先生犹七尺。

梅子欲黄时,霖雨晚来初歇。谁在绿窗深处,把彩丝双结。浅斟低唱笑相偎,映一团香雪。□指墙头榴火,倩玉郎轻折。

流落伤寒食,登临望岁华。村球高过索,坟树绿和花。晋聚应搜火,秦喧定走车。谁知恨榆柳,风景似吾家。

怀珠崖不枯,韫玉山有辉。隐翳不言德,人自知神奇。公步季贞后,不为世纲縻。浮沉里闾间,身晦道同违。弓旌搜俊良,圭衡略无遗。难偕集雍鹭,宁作曳尾龟。慈仁盖天性,惠泽施鳏嫠。倒囷食流冗,死葬病有医。人今泣遗爱,若见岘首碑。肯构有材子,修德亦庶几。高风自兹显,岂病

左手持蟹螯,举觞瞩云汉。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山川同恍惚,鱼鸟共萧散。客至壶自倾,欲去不得间。

一片又一片,等闲苔面红。不能延数日,开亦是春风。公子歌声歇,诗人眼界空。遥思故山下,经雨两三丛。

冰魂月魄水精神,翠袂凌波湿楚云。雪后清闲谁是侣,汨罗江上伴湘君。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玉龙卷动海千寻,一滴天瓢水尺深。农父带云耕宿润,使君喜雨入新吟。浪低麦陇收难速,针短身畴插未禁。三日顿回生意满,天心只在我公心。

黛障地眉展,绿波天画开。鸳鸯长不散,翡翟去还来。坛杏颓垣里,陇梅荒草堆。山川浑似旧,不管曲声哀。

南国骚人忆薜萝,每逢尊酒一酣歌。隔年乡信春前至,入夜归心梦里过。旧路渐随燕树远,故山偏傍越溪多。阳和到处流澌尽,时送东风与碧波。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蛮丁诵吏部,沙户知退之。

小屈穹庐,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人中龙虎,本为明时而出。只合是、端坐王朝,看指挥整办,扫荡飘忽。也持汉节,聊过旧家宫室。西风又还带暑,把征衫著上,有时披拂。休将看花泪眼,闻弦□骨。对遗民、有如皎日。行万里、依然故物。入奏几策,天下里、终定于一。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