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罗颂的《兰亭序墨本》
拼音和注音
wén huáng shì hào fēi shēng sè , ǒu ài lán tíng yì qí p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兰亭:1.亭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之兰渚山上。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之谢安等同游于此,羲之作《兰亭集序》。2.指《兰亭帖》。3.见"兰亭春"。
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他没有别的~,就喜欢喝点儿酒。
声色:声色shēngsè∶说话时的语气和脸色∶指歌舞和女色
文皇:指三国魏文帝曹丕。指唐太宗李世民。因太宗谥文武大圣皇帝故称。
罗颂
不详
原诗
文皇嗜好非声色,偶爱兰亭亦其癖。
河南犹恐后来闻,竟使昭陵隐真迹。
世閒能悟知几人,墨本珍传意愈勤。
有似春云隐明月,光影还到千江分。
法曹得此深恨晚,有客携从大梁远。
多言南渡罕曾见,大胜薛家蝉翼本。
嗟我学书从少年,较计点画分媸妍。
老拈撅笔万事懒,忽见锦轴心凄然。
真行姿媚公所取,篆隶何妨更兼有。
退之但作石鼓歌,谈笑讥诃换鹅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