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
蒲如交剑风如薰,劳劳胡燕怨酣春。
薇帐逗烟生绿尘,金翘峨髻愁暮云,沓飒起舞真珠裙。
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作品评述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二月饮酒采桑津,
宜男草生兰笑人。
蒲如交剑风如薰,
劳劳胡燕怨酣春。
薇帐逗烟生绿尘,
金翘峨髻愁暮云,
沓飒起舞真珠裙。
津头送别唱流水,
酒客背寒南山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二月的场景。诗人在采桑津畔饮酒作乐,观赏到草木生长,兰花开放,春风拂面。他描述了蒲叶像剑一样交错,风吹过时带来芳香。劳碌的胡燕为了迎接春天而欢欣酣畅。薇帐中飘来缕缕烟雾,绿色尘埃在其中起舞,金色髻上的女子愁眉苦脸,仿佛是被暮色笼罩的云彩。她的裙摆像真珠般飘动起来。在津头,有人唱着流水的歌曲送别,而饮客背着寒冷的南山去死。

赏析:
李贺的诗词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风格而著名。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二月的景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诗中描绘的二月景象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诗人通过描写草木生长和花开,展示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蒲叶像剑般纷繁交错,形象地表达了春风吹拂的情景。胡燕欢鸣,象征着春天的喜悦和活力。

诗中还出现了一位女子,她愁眉苦脸,暮云笼罩着她,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她的金翘峨髻和起舞的真珠裙增添了一丝华丽和神秘感。这位女子可能象征着寂寞和哀伤,与诗中欢庆春天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描述了津头送别唱流水的情景,以及酒客背负着寒冷的南山去死。这些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悲凉氛围,呈现出一种对生命脆弱性和无常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思考。它融合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给人以深刻的触动,并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凝旒南面总虚名,庙祀何曾暂割牲。但学禅心能忍辱,莫羞侯景陷台城。

林野相望不隔关,梦魂径到岂为难。恍如天上飞升客,忘却人间走俗官。岸桂直通笼鹤槛。水葓斜倚钓鱼竿。觉来不忍轻开眼,窗外芭蕉战晓寒。

黄菊一瓶酒,青山四壁书。吾年余岁许,天意复何如。寒日沙禽并,风霜野果疏。山城询故旧,十九是丘墟。

阴山侧畔月如霜,不为吟猿断杀肠。折得橙花无处赏,带枝分与棹船郎。

斗杓忽又指西楼,我独何为此滞留。多事心情人转老,荒城风雨夜争秋。一蓑屡费渔樵梦,杯酒难湔宇宙愁。好趁微凉便归去,豆花篱落荻花洲。

云绕疏篱水绕亭,主人清处着梅清。虽然借得坡翁意,人与梅花更有情。

盱眙水落秋雁回,都梁霜薄梅花开。极知玄文不浪与,踽踽故作侯芭来。

有个汉自从旷大劫,无住亦无依,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朝到西天,暮归东土。

两月中原消息断,不应京国亦无闻。庙堂如未弃黎庶,日日诏书清垢氛。

郊居去市远,猪羊稀入馔。既畜鸡鹜群,复利鱼蟹贱。暴殄非所安,击鲜况亲见。那得屠杀业,为客美殽膳?余年尚有几,过日如露电。岂无园中蔬,敬奉君子宴。

雨过暮云收,江空凉月出。轻蓑独钓翁,一曲秋风笛。宿鹭忽惊飞,点破烟波碧。

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但令入玉柈。金衣非所悋。

雕弓白羽猎初回,薄夜牛羊复下来。梦水河边秋草合,黑山峰外阵云开。

终日寻春入醉乡,不知何处见春光?风条舞绿水杨柳,两点飞红山海棠。

柴扃小隐二林间,德有邻兮迹遂安。天派发源公隽秀,客情催老我蹒跚。松留日脚秋烟薄,塔响风銮夜月寒。颇喜笑谈皆自在,兵戈聚首盖良难。

花开岁岁复年年,病眼看花隔晚烟。春去明明红紫落,清风明月是春前。

元戎百战守孤城,千里蚍蜉绝援兵。堡鄣有方文且武,简编无愧死犹生。神来遗庙乘云气,鬼哭空江杂雨声。尚忆李侯并达帅,一时忠义属科名。

荒苔丛蓧路萦回,绕涧新栽百树梅。花落不随流水去,鹤飞常常白云来。买山自得居山趣,处世浑无济世才。昨夜月明天似水,啸歌行上读书台。

前时见多叶,曾何数寻常。今见叶又多,移赏南涧阳。寄言莫苦恃,更多殊未央。

一篇乡党尽威仪,夫子寻常岂自知。若使区区故如此,其劳终亦不胜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