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
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
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孔圣家邹鲁,
儒风蔼典坟。
龙骖回旧宅,
凤德咏馀芬。
入室神如在,
升堂乐似闻。
悬知一王法,
今日待明君。

中文译文:

追随圣旨前往邹鲁,孔圣家的故居,
儒家的风范笼罩着祭祖之地。
龙凤相随回到了早年的住所,
凤凰的美德颂扬着余香。
在房间内,神灵犹如就在旁边,
登上堂上,乐声仿佛回荡耳畔。
扬起了知道一国之治的法则,
今天等待着圣明君王的到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宫廷文人张说奉和圣旨而作,题材是祭奠孔子的主题。诗中通过描述孔子的故居和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孔子的崇拜和对儒家文化的赞美。

首先,诗人提到孔圣家的故居邹鲁,表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接着,描绘了龙凤神兽的回归,象征着圣贤之气重新充盈于孔子的住所,凤凰的美德也将余香传扬。这一描写暗示了孔子对儒家思想的传承。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祭祀孔子的场景。诗人把孔子的神灵形容得非常真实,好像就在现场一般。登上堂上,乐声环绕,展现了庄严而庄重的祭祀仪式。最后两句“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表达了对现任君主的期待和盼望,希望他能继承孔子的精神,以明君的方式治理国家。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孔子故居和祭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儒家文化和孔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圣明君主的期望。

作者介绍

张说,字霖卿,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有《游老君洞》诗。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六。

诗词推荐

苏苏官柳曳轻烟,画出尊前离恨天。情债欲偿拚累劫,柳魂须返只明年。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燕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占君州土负沉痾,饱听溪山欸乃歌。季路漫传能折狱,阳城元自拙摧科。苟逃谴责恩波厚,更喜逢迎廪粟多。珍重老人分手意,认文何日再经过。

黄鹄飘然下九关,江船载月客俱还。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十颜。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後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皇皇灵德,经纽万方。承诏揶事,陟降以庄。高冠岌峨,长俩锵洋。嘉承神贶,令闻不忘。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占上方。月光似水衣裳湿,松气如秋枕簟凉。幸以薄才当客次,无因弱羽逐鸾翔。何由一示云霄路,肠断星星两鬓霜。

平生最爱芗林石,奇树怪藤猿往来。旧友共题行记处,如今字字是苍苔。

今日曷不乐,幸时不用兵。无曰既蹙矣,乃尚可以生。彼州之赋,去汝不顾。此州之役,去我奚适。一邑之水,可走而违。天下汤汤,曷其而归。好我衣服,甘我饮食。无念百年,聊乐一日。

东坡粟已黄,西畴稻堪获。农家庆丰年,茅茨举杯酌。复喜官家用贤相,奋发天威去元恶。诏收宽徭榜村路,悍吏不来鸡犬乐。儿音牧牛舍牛摆,翁媪赛神听神语。饮则兮福乡土,五日一风十日雨,万岁千秋戴明主。

汝阴名郡拥朱轮,洛宅霜威尚袭人。门籍旧通仙禁近,书囊才补殿帷新。金华入侍知非晚,石柱题名又几春。莫恋桑郊停五马,蓬邱几观自生尘。

八年流落醉腾腾,点检行藏喜不胜。乌帽素餐兼施药,前生多恐是医僧。

风佩珊珊。云屏曲曲,愁绝春慳。无赖余寒。半醒宿酒,御夹成单。深沈院落人闲。凭阑处、眉颦黛残。彩笔慵拈。新声微度,兴入云山。

山围平野绿烟中,江苇萧萧两岸风。谁种阖闾门外柳,年年飞絮入吴宫。

青旆摇风,朱帘漏月黄昏早。蓬山万叠忽蜚来,上有千灯照。和气祥烟缭绕。映琼楼、五云缥缈。青裙缟袂,乱吹繁弦,九衢欢笑。 元是琴堂,十分管领春光到。手移星宿下人寰,招客来仙岛。信道邦人见少。彷佛似、皇都春好。明年只恐,鳌山扈从,随班清晓。

漫叟当年臼作樽,侑樽青嶂漫嶙峋。与君屡共山前醉,似觉清欢胜昔人。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高眠可为要玄纁,鹊尾金炉一世焚。尘外乡人为许掾,山中地主是茅君。将收芝菌唯防雪,欲晒图书不奈云。若使华阳终卧去,汉家封禅用谁文。

年少毋庸毁洛阳,才高虑远策深长。如何宣室成虚问,才傅长沙又傅梁。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