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西城

閒官閒不尽,晓出古城阴。
斗柄已插地,秋声将满林。
故园三亩宅,落月几家砧。
为报柴桑令,予今亦委心。

作品评述

《晓出西城》是宋代仇远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时分离开古城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闲官闲不尽,清晨离开古城阴。
天边斗柄已插地,秋声即将充满林。
故园只有三亩宅,月落时听见几家砧。
为了回报柴桑令,我今将全心投入其中。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渴望离开的心情。他将自己描述为一个闲散的官员,无法尽情享受闲暇时光。清晨,他离开了阴暗的古城,向着光明的地方出发。诗中以斗柄插地、秋声充满林间作为景象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景色和声音与诗人内心的愿望相互呼应。这种对自然的描写以及对离开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

诗中还融入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诗人提到自己的故园只有三亩宅,月落时可以听到几家砧声。这表明诗人对故园的记忆是一种朴素而温馨的场景,月夜时分,砧声回荡在耳边,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柴桑令的回报和委身的决心,显示了他对家乡和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在离开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对家乡的关注和牵挂。

《晓出西城》这首诗词通过对清晨离开古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和故园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展示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家乡和家乡人民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所思所感,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离乡背井、向往宁静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卜筑城南几岁华,满川烟雨富桑麻。武陵未用逃秦俗,盘谷从来属李家。横拓小溪通画楫,剩栽疎竹间梅花。更饶一斗诗千首,不信閒居乐可涯。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间。敢言天下事,到手又何难。

官路飘蓬奈别何,塞垣相见此情多。酒樽重喜为亲寿,华发犹能继子歌。行树坐思新种色,断冰应泛晚来波。紫荆山下游从少,独把雕章醉后哦。

来时风,去时雨,萧萧飒飒春江浦。欹欹侧侧海门帆,轧轧哑哑洞庭橹。

摇曳轻阴羃柳堤,坳塘日暖漾凫鹥。无端崖下鸣榔发,飞起一声过水西。

师道在三鸟可畔,友伦居五岂容亏。恰方誉瓘俄倾瓘,亦有尊颐不求颐。

萧条岁晚搔双鬓,流落天涯念旧游。惟有醉来心暂展,无钱沽酒合长愁。

乾位既正,坤斯顺承。日丽于天,日斯朔月。惟帝受命,惟帝业登。黼扆尊临,典册是行。

杳杳遥空雨乍晴,闲拖山屐上山亭。平湖风静开菱鉴,叠嶂云收列画屏。已觉万缘真是梦,岂因闲事妄劳形。可怜竞利贪名者,扰扰人间醉未醒。

赫赫艺祖,受命高穹。威加海外,化浃区中。发祥宗祐,锡祐眇中。钦承积德,动翼精衷。

风移覃土宇,云上浃群臣。(千秋节应制,《海录碎事》)

解颐匡鼎来,诗语穷益新。政用追前辈,不劳吞吾人。

负崖临壑几千竿,掩映虚堂绕曲栏。森矗翠幢参玉槊,毡毸戏青鸾。三冬已见龙孙起,六月犹便虎啸寒。置酒会歌貍首节,要令鼠子不相干。

白雪高吟际,青霄远望中。谁言路遐旷,宫徵暗相通。

十年道学诚明处,四海诗篇雅颂馀。元祐向来基宥密,涪江相逐伴樵鱼。坐中苍白谁安立,身后丹青独久如。再拜两公何所见,衣巾端肯过吾庐。

兹辰何太喜。久雨见红日。当其阴晦时,日未尝不出。有物苦障之,云雾暗如漆。谗夫蔽天明,忽去巷伯嫉。泥污后土乾,归路赁驴匹。山中可酿酒,自舂元亭秫。预量小儿孙,时索梨与栗。茅檐得霜晴,炙背阅书帙。

江岸今多啮,城居昔屡焚。市人半伧父,竖子亦将军。蛟哭金洲雨,猿啼玉观云。周郎坟土上,回首泪成痕。

江山古四明,独立表平生。敏处经纶密,癯中气局宏。鸿毛看势利,虎口见功名。麾节那能究,东南天已倾。

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

呼门初起外廷臣,秀气棱棱动搢绅。谈论坐来能慰我,篇章传出亦惊人。生刍一束他年阙,伐木相求此地新。便欲与君同乐处,穷通余事不关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