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

广大建祀,式崇其配。
声香在兹,清酒既载。
穆穆有晖,洋洋如在。
聿怀嘉广,翳神之麦。

作品评述

《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是隋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描绘了盛大的祭祀仪式,展示了庄严肃穆的氛围和繁华热闹的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广大的建筑庄严的祭祀,仪式庄重而恭敬。美妙的音乐和芳香在这里弥漫,清酒已经斟满。肃穆而辉煌,热闹而繁荣。怀着敬畏之情和美好的祝愿,我心中神圣的麦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展现了隋代社会对神灵的崇敬和庄重的仪式。通过音乐、香气和美酒的烘托,诗人描绘了仪式的庄严肃穆和喜庆繁荣的氛围。诗人以虔诚的心灵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和对丰收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辞章华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通过使用形容词和动词的修饰,诗人创造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仪式上的音乐和香气弥漫在诗人笔下,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庄重肃穆和繁华热闹的氛围。诗人用"穆穆有晖"和"洋洋如在"来形容仪式的庄严和繁荣,展示了社会对神灵的崇敬和对丰收的期望。最后,诗人用"聿怀嘉广,翳神之麦"表达了自己对神圣麦田的敬畏和美好祝愿。

这首诗词展示了隋代社会对神灵的虔诚和对丰收的渴望,以及祭祀仪式的庄严和喜庆的氛围。通过华丽的辞章和形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仪式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庄严和喜庆。这首诗词不仅展现了隋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风貌,也传递了对丰收和神灵的敬畏之情,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泾灞徒络绎,漆沮虚会同。东流滔滔去,沃野飞秋蓬。大禹平水土,吾人得其宗。发机回地势,运思与天通。早欲献奇策,丰财叙西戎。岂知年三十,未识大明宫。卷尔出岫云,追吾

乌兔东西不住天,平生奔走亦茫然。向来鞅掌真堪笑,烂熳如今独自眠

百年萧渚旧风流,明府重拈此话头。摘出涪翁诗里画,展开贺老鉴中秋。天空地迥红尘少,月白风清古调幽。莫遣双凫便飞去,试听欸乃在沧洲。

尘满金炉不炷香,黄昏独自立重廊。笙歌何处承恩宠,一一随风入上阳。长门槐柳半萧疏,玉辇沉思恨有馀。红泪旋销倾国态,黄金谁为达相如。

一上危亭倚翠微,旷然怀抱失尘机。天遥流水分明去,野阔轻云自在飞。岁景又看梅已落,乡心还见雁将归。纷纷战国无穷事,今日谁能说是非。

雪后垂杨袅绿丝,邮亭折赠诉违离。明朝月地嗟分影,胜日风流此一时。白合论诗成梦境,清湖载酒有心期。樽前拟倩如椽笔,细与邦人写去思。

竹里安禅处,生涯一印灰。经年乞食过,昨日谏臣来。愧把黄梅偈,曾酬白雪才。因令识鸟迹,重叠在苍苔。

冉冉朝仍暮,萧条官舍幽。闭门三尺雪,触物一虚舟。虫蠹生涯尽,萍漂世事浮。尚思方技学,多病未能休。

清润风光雨后天。蔷薇花谢绿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烟。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弦。小楼今夜月重圆。

石田荦确底须嫌,苦说频年不下鎌。烟雨一犁经老手,翻匙香雪十分甜。

朱帘乍卷层烟起。露华深浅初疑洗。困倚玉阑风。绮罗知几重。向人如有意。不醉何时醉。便得一枝红。犹胜两鬓空。

太少城中敛板初,识公鸾鹄自清癯。持心要是忠厚者,遇事决非章句儒。豺豹俗前终落爪,参辰无地可弯弧。他年白鹤同归否,犹有髯龙老未枯。

君爱本相饶,从来事舞腰。那堪攀玉座,肠断望陵朝。怨著情无主,哀凝曲不调。况临松日暮,悲吹坐萧萧。

娶妻生子复生男,独有君家众所谈。荀氏八龙唯欠一,桓山四凤已过三。他时干蛊声名著,今日悬弧宴乐酣。谁道众贤能继体,须知个个出于蓝。

征夫怀远路,夙驾上危峦。薄烟横绝巘,轻冻涩回湍。野雾连空暗,山风入曙寒。帝城临灞涘,禹穴枕江干。橘性行应化,蓬心去不安。独掩穷途泪,长歌行路难。

厌闻趋竞喜闲居,自种芜菁亦自锄。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鹯搏击恐粗疏。拙谋却为多循理,所短深惭尽信书。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

红苋如丹照眼明,卧开石竹乱纵横。骚人见处终然别,只说清秋采落英。

籀学在唐,阳冰一夔。彼秩八音,各有工师。斯帖之奇,体微而具。何以譬之,磬襄鼗武。

邮舍残灯在,村林鸡唱频。星河吟里晓,川陆望中春。旧友青云贵,殊乡素发新。悠悠念行计,难更驻征轮。

蠋也吞声哭,潜行到水头。人谁包马革,子独衣羊裘。水面生何益,南冠死则休。百年如过翼,抚掌笑孙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