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张惠言的《南歌子.长河修禊》
拼音和注音
zhǐ xū zuò shí mò liú shāng , ruò dào sān fēn báo zuì , nài xié y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流觞: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三分:1.十分之三,表示一部分的意思。2.分裂为三。3.三分球。
斜阳:(名)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张惠言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原诗
云重才寻翠,风轻已试香。
桃花好在柳初黄,和着三分飞絮,便轻狂。
旧迹莺能说,新愁水自长。
只须坐石莫流觞,若到三分薄醉,耐斜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