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伯川

皓首厖眉话昔游,隙阴俯仰叹如流。
万山中遇驱骃辔,十载前同上鹤楼。
洚水余氓犹粥饭,潢池小丑更戈予。
纷纷贫吏甚狼虎,盍与驱除绝后忧。

作品评述

诗词:《送郭伯川》

皓首厖眉话昔游,隙阴俯仰叹如流。
万山中遇驱骃辔,十载前同上鹤楼。
洚水余氓犹粥饭,潢池小丑更戈予。
纷纷贫吏甚狼虎,盍与驱除绝后忧。

中文译文:
白发苍颜,拢眉谈论往日游历,时光如流水般倾斜。
在广袤的山川中,与同伴相遇,共同驾驭马车,十年前一同登上鹤楼。
洚水畔的普通百姓仍吃着粗粮,潢池的小丑们更是贫困潦倒。
贪婪的官吏们如同狼虎,何不一同驱除他们,绝后忧患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方回创作的《送郭伯川》。诗中描绘了一个厌倦现实的意境,表达了对过去友人的怀念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首先,诗人以皓首厖眉(苍老的头发和拢起的眉毛)来形容自己,表明他已经年老,经历了很多岁月。他回忆起过去的游历、闲谈,感慨万分,内心充满了对往事的思念。

接下来,诗人通过万山中遇驱骃辔的描写,表达了与友人的重逢之喜。这里的驱骃辔意味着彼此驾驭马车,共同行进。十年前,他们曾一同登上鹤楼,共赏美景,度过美好时光,现在重逢,让诗人倍感欣喜。

然而,诗人的情绪在下一句转变,他描述了洚水畔的普通百姓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吃着简单的粗粮。潢池的小丑更是贫苦不堪。这里洚水和潢池是指两个地名,代表了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生活困顿,贫困潦倒,这让诗人深感忧虑和不满。

最后两句以纷纷贫吏甚狼虎为引子,表明了社会上贪婪腐败的官吏们,他们的行为如同狼虎般残暴。诗人呼吁与友人一同驱逐这些官吏,消除社会的后顾之忧。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情的思恋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呼吁与友人一同改变社会,消除贪婪和腐败,创造美好的未来。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客里谩牢落,天涯多故人。好怀无处写,旧话得重论。残雪未消石,梅英先破春。徘徊殊有约,来此续芳尘。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动弦别曲,叶落知秋。大千沙界,一举全收。一毛头上师子,示现百亿毛头。

剪剪高荷舞翠阴,并游缃女驻波心。谁知罗袜无虚步,来听薰风百里琴。

此地天教著放翁,舍傍烟树晚空蒙。一无可恨得归老,寸有所长能忍穷。东作己趋尧旧俗,南薰方咏舜遗风。谢安勋业能多少,枉是??起剡中。

灯前月下嬉游处。向笙歌、锦绣丛中相遇。彼此知名,才见便论心素。浅黛娇蝉风调别,最动人、时时偷顾。归去。想闲窗深院,调弦促柱。乐府初翻新谱。漫裁红点翠,闲题金缕。燕子入帘时,又一番春暮。侧帽燕脂坡下过,料也记、前年崔护。休诉。待从今须与,好花为主。

故国逢君慰喜偏,清宵行醼重留连。山楼上火人初合,天汉无云月自圆。乐色时闻花院里,春风都在酒旗边。莫辞彻晓须沈醉,后会还应不计年。

江湖浩渺常存阙,云汉昭回妙阐坤。妓或携来安石墅,客谁畔去翟公门。戴花老岂非同姓,拾穗翁犹有远孙。杀马毁车吾耄矣,尚堪扶杖过邻村。

故垒空如堵。杳无踪、朝台暮榭,燕歌赵舞。为问人间繁华梦,几度邯郸炊黍。只燕子、春来秋去。太液句陈何由辨,似咸阳、一炬成焦土。兴与废,竟谁主。满川芳草迷烟雨。怅平生、楚骚心事,更堪羁旅。野水芙蓉香寂寞,犹似当年怨女。长啸罢、中天凝伫。沧海桑田寻常事,附冥鸿、

帆远浙江风,莼鲈趣一同。无人持国是,举世咎诗穷。身退山林重,心怡学问充。冥鸿离罾缴,瞬息九霄空。

江头一夜水鸣艖,江外欢声百万家。已报主人诗满袖,更夸使者雨随车。支离田父烟蓑湿,辟易炎官火伞伴。一望阿瞒狼狈地,村村刺水透针芽。

久客思吾子,生涯滞故乡。独携高士传,翻忆紫香囊。合榻言犹在,同堂乐未央。翩翩春草梦,随意遶池塘。

高树号风始欲丹,秋晴诗老试凭栏。食贫破砚惊犹在,身瘦寒衣觉渐宽。家里儿孙音问好,客中僮仆使令难。雪前霜后归吾圃,瘦菊疏梅尽耐看。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从小莫颠謏,长大始成人。经史须勤学,然可待尊亲。勿谈他已短,但秪自脩身。所作行慈善,见者生钦羡。好事審还听,憎爱去贪恋。我即说分明,试逸绝骄矜。孺子受天廕,不织不蚕耕。愿尔多聪悟,孝顺於君父。逆耳必从之,少欲减嗔怒。谨守作童儿,缘是正禺痴。重贵在心知,认取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自取众律和,黍谷动华英。可以荐祖庙,可以陈帝庭。良将统万卒,所向若惊霆。战斗众益勇,号令夜益明。破敌必拉朽,不见坚阵横。我观欲物际,亦在农力兴。我观合奏时,亦在

世事只如许,幽居诚乐哉。报安知楚竹,索笑得江梅。岸放平湖入,窗邀远岫来。两家车马地,莫遣染苍苔。

客里光阴,又逢禁烟寒食节。花外鸟、唤人沽酒,一声清切。风雨空惊云锦乱,尘埃不到冰肌洁。对芳华、一片惜春心,谁边说。难便与,东君别。更莫把,繁英折。恨山香舞罢,玉鸾飞怯。休道梅花同梦好,黄昏只解供愁绝。洗妆来、应笑老书生,头如雪。

朝采南山薇,暮采南山蕨。零霜百草腓,薇蕨行亦绝。清溪有白石,欲煮朱可热。故人在东山,幽桂安得结。

凭陵海若玩波神,怙恃乾坤不杀身。刀锯未加先自殒,陆梁未有白头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