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道人日供梅兰偶成小诗二首

病眼亡聊祗强回,道人得得供新梅。
谷寒未必春先到,几夜冰蟾照得开。

作品评述

《祝道人日供梅兰偶成小诗二首》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病眼亡聊祗强回,
道人得得供新梅。
谷寒未必春先到,
几夜冰蟾照得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弱的道士在冬天时节供奉着新开的梅花和兰草的情景。道士因为病眼而不能看到春天的到来,但他依然努力回到供奉的岗位上。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病弱的道士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诗的第一句“病眼亡聊祗强回”,描述了道士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坚持回到供奉的岗位上。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了他对信仰和责任的忠诚。

第二句“道人得得供新梅”,描绘了道士供奉新开的梅花和兰草。梅花是冬季中最早开放的花朵,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力量。尽管寒冷的冬天还未过去,但道士通过供奉新鲜的梅花,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预兆。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坚持。

最后两句“谷寒未必春先到,几夜冰蟾照得开”,通过描绘冬夜中冰蟾的光芒,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希望。冰蟾是一种虫类,它的出现预示着春天的临近。作者用冰蟾的形象来暗示春天的到来,寄托了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病弱道士的形象,通过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赞美,表达了对希望和坚持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诗词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力和自然的敬畏,并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抠衣最出诸生後,倒屣尝倾广座中,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老病在臂踝,终日不喜动,溪云忽过前,袖手以目送。今晨光景佳,霁色入鸟哢,驾言出柴荆,暂作湖山梦。东村望鹤巢,西阜过獾峒。父老意欣然,为我拨春瓮,岂惟浇舌燥,亦用软脚痛。形骸去绳检,谈笑得少纵。吴蚕初上簇,陂稻亦己种。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

一时人物久飞仙,诗竹和庵尽变迁。尚有禅师风味在,野人门外汲寒泉。

宝勒嘶归,未教佳客轻辞去。姊夫屡鼠。笑听殊方语。清入回肠,端助诗情苦。春风路。梦寻何处。门掩桃花雨。

学僧居丈室,不似客途中。独榻卧明月,长廊受晚风。书痴成病懒,诗债喜穷工。汩汩尘埃者,吾今愧此翁。

佳岭花光纷似雪,荔江波色绿于苔。

{内力外囗}地一下,好肉剜疮。更安名字,雪上加霜。

后土茫茫两屩行,纲常事重此身轻。大江有士一人半,千载见君双眼明。俯仰元无愧今古,英雄何必尽公卿。早知莫卖成都卜,省得人知大隐名。

绞绡雾縠,没多重数,紧拟偷怜。孜孜觑着,算前生、只结得眼因缘。眼是心媒,心为情本,里外勾连。天还有意,不违人愿,与个团圆。

金门射策尽名贤,谁似江南阎子然。白虎谈经知独步,苍松入梦已多年。凌云赋笔雄千古,倒峡词源倾百川。若忆古人愁绝处,西陵花柳日芊眠。

风流浑似内家妆,也想春风不分香。从得倾城与倾国,牡丹人道是花王。

人间睡声起,幽子方独步。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物生各扰扰,念此煎百虑。聊将忧世心,数遍桥西树。

祇应寻胜到林泉,四抱危峰万朵莲。僧过不知山隐寺,客来方见洞开天。浮图照水光相映,古木依崖影倒悬。风露了非人世界,濯缨秋后玉壶仙。

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当富春秋。为供文字逢青眼,要策功名真黑头。濯以清泉尘已蜕,衣之文锦翠如虬。呼童除放陈丰馔,少劳精神并汝酬。

诗见本书魏野一○。宿王闢宅与魏野洎用晦上人因成联句

浓淡名花产蜀乡,半含风露浥新妆。妖娆不减旧时态,谁与丹青为发扬。

目窈窈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呜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直指西来,分明祸胎。渡江面壁,偷心未息。从兹皮髓分张,轰起青天霹雳。

老境从远事事慵,却寻幽刹寄年丰。本无虚舍能回暑,赖有疏篁可致风。臭腐回尝忘物化,箪瓢宁复较天穷。向来羽气端如故,经醉犹能间一中。

兴来雷出土,万箨起崖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