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江天暮雨图

千山忽暗雨来时,天末浓云送落晖。
老眼平生饱风浪,犹怜别浦钓船归。

作品评述

《跋江天暮雨图》是宋代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山忽暗雨来时,
天边浓云送落晖。
老眼平生饱风浪,
犹怜别浦钓船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江边在天色渐暮时的景象。千山之间,突然下起了雨,天边的浓云随着太阳的落下而将晚霞送走。诗人年老的眼睛见过无数风浪,但仍然怀念离别的江边和归来的钓船。

赏析:
《跋江天暮雨图》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的千山暗雨、天边浓云和落晖交相辉映,以富有画面感的笔触勾勒出傍晚时分的宁静和壮美。老眼平生饱风浪一句,则透露出诗人阅历丰富、历经风雨的经历。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思念和对归途的期盼,以钓船归来作为寄托,抒发了对家乡和渔村生活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凭借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感受,将读者带入了那个雨过天晴的夕阳时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经历和归属感的思考,展现了对故乡和家乡情感的深厚。这首诗词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调和生动的意象,给人以美好的诗意享受。

作者介绍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诗词推荐

半淡半浓资眺望,似明似晦喜登临。

云台高议正纷纷,谁定当时荡寇勋。日暮灞陵原上猎,李将军是故将军。

士不远千里,访我付落中。话旧语益密,论交颜不红。酒炙乏供给,近制相延容。白饭与青刍,且饷驴与僮。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好风自远来,小雨初濡地。虽当未夏半,已有清秋意。新蝉乍孤吟,病叶或先坠。顿觉愈沉疴,暂喜濯炎炽。彩笔动高兴,瑶徽发幽思。贱子独何为,宵凉甘熟寐。

淘金岂假披沙得,不触波澜犹费力。露柱三更忽放光,此时未审何人识。

礼成庙享,御卫拱飞龙。诸家起翔风。太平天子多受福,孝德与天通。凤箫龙管韶音奏,声在五云中。粲然文物昭治世,万亿祀无穷。

梵王住在光明殿,万宝真同瓦砾看。玉塊金沙随地有,好来撷取入中单。

天水*云庵。远胜精蓝。云朋霞友日常参。恰似栽松招引鹤,岂是贪婪。若肯悟清谈。管有香甘。田园分付与儿男。欲住蓬瀛先改作,落魄婪

法王法令没周遮,一片虚凝绝点瑕。槌下不开诸圣眼,几多骐骥困盐车。

我宗有语句,金刀剪不开。深深玄妙旨,玉女夜怀胎。

阀阅盛中州,冠冕共推华族。耐久松筠交契,更襟怀金玉。诸儒皆自愧虚前,小试暂符竹。行看世官入践,继西枢前躅。右虚楚州

晓陌壶浆满,春风骑吹长。

砚贮寒泉碧,庭堆败叶红。

杖屦乘闲历众山,俄惊凡迹到仙坛。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气浮空两洞寒。风入乔松琴弄操,烟笼远岫灶烧丹。我今聊此凝双眼,徒觉壶中世界宽。鸠杖先生旨趣深,探直搜隐事幽寻。顶头有眼谁能识,心鉴无尘物莫侵。洞里烟霞人不老,水边花木自成阴。乞师金鼎丹炉火,为慰平生觉道心。

雨收霁色满川原,独曳枯藤出里门。陌上微风摇稗穟,沟中残水出篱根。系牲庙柱悲刀几,酾酒村场满盎盆。兴尽还家殊不远,渔灯绩火闹黄昏。

袖有新成诗,欲见张韩老。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仰望青冥天,云雪压我脑。失却终南山,惆怅满怀抱。安得西北风,身愿变蓬草。地只闻此语,突出惊我倒。

一麾南北数移官,三见莺花送雁寒。双鬓欺人还似雪,寸心忧国本如丹。雕虫曲艺论文浅,乘障迂儒破敌难。惟有归耕初志在,故田西接饮牛滩。

佛法诗名谁更继,未闻随分谒侯王。洗盂秋涧日华动,捣药夜堂云气香。苔藓乱青封叠石,杉松浓影过空墙。若非火岳□□地,那得吾师住久长。

黼翣方徐转,龙輴望已遥。胥涛平似掌,禹穴俨如朝。丧孝群心痛,号旻圣孝昭。稽经崇调号,万世永尊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