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兴七首

秦鉴虽至明,不能自照烛。
楚剑徒云利,翻将自杀戮。
有国苟失贤,若跣瞽双目。
况履艰险途,举步成颠覆。
秦楚昧于斯,宝器徒收畜。

作品评述

《寓兴七首》是宋代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秦鉴虽至明,不能自照烛。
楚剑徒云利,翻将自杀戮。
有国苟失贤,若跣瞽双目。
况履艰险途,举步成颠覆。
秦楚昧于斯,宝器徒收畜。

译文:
尽管秦国的鉴察虽然明晰,却不能自己照亮蜡烛。
楚国的剑只是虚有其表的利器,最终会反过来自相残杀。
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贤才,就像光着脚、双目失明的瞽者一样。
更何况在艰险的道路上前行,一步步走向毁灭。
秦楚两国都对此昧于事实,他们只是收藏珍宝而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秦楚两国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忧虑和批评。诗中揭示了国家内在的弊端和危机。

首先,诗中提到的"秦鉴"指的是秦国的智囊,他们虽然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但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同照亮蜡烛却不能自己照明的情况一样。这暗示了当时政治体制的弊病,即明白问题所在却无法有效应对。

其次,诗中提到了楚国的剑,表示楚国所拥有的武力和势力,但这种势力只是表面上的利器,最终会导致内部的自相残杀。这揭示了权力的虚弱和内乱的隐患。

接着,诗中描述了一个国家失去贤才的情况,就像光着脚、双目失明的瞽者一样。这表达了对国家领导层缺乏英明才智的担忧,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困境和危险。

最后,诗中提到在艰险的道路上前行,一步步走向毁灭。这暗示了国家面临的艰难局面和即将到来的覆灭。秦楚两国都对当前的危机状况视而不见,只顾收藏珍宝,忽视了国家内部的问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秦楚两国政治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国家内部弊端的批评,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忧虑和警示。诗词中的意象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语言简练,通过抒发作者的情感,呈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社会弊病的反思。

作者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唯会做惺惺,便能夸可可。净清消息见得那。正好孤眠卧。这子午,致使运转精神,宝瓶宫、肯教放过。堤防取、玉户开时,把金关紧锁。把金关紧锁。永不遇淫风,也非遭业火。六道轮回总**。自在逍遥个。上下尽是,白气冲盈、一粒丹、结成金颗。空中早、仙乐来迎,感天花遍妥。感

我与梅花有旧盟,即今白发未忘情。不愁索笑无多子,惟恨相思太瘦生。身世何曾怨空谷,风流正自合倾城。增冰积雪行人少,试倩羁鸿为寄声。

束发名场历百艰,荷恩早许出清班。未能脱迹尘埃外,已爱著身泉石间。

崖上留题破紫烟。岩前沦茗挹清泉。烂游三日酒如川。有水有山高士宅,无风无雨小春天。人间真见地行仙。

宿怅故难遣,新愁岂易安。囷空鼠号掷,庭静鸟喑寒。月盛中秋色,人亏上国欢。湾头十二卫,泣涕乞同銮。

庾岭烟光,江南风景,冷落岁寒庭院。疏林万木冻折,孤根独犯,晓霜回暖。萼点胭脂,粉凝芳叶,依稀几枝初绽。上层楼、月夜凭阑,风送暗香清远。嗟往昔、汉妃临鸾,新妆才饰,艳绝人间金钿。东君信息,造化工夫,却笑众葩开晚。若是芳菲迅速,终与和羹,凤池仙馆。愿楼头、羌笛

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混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老瓦盆中渌酒香,田家风物近重阳。不知竹磵槃桓处,今赋黄华第几章。

东风乍雨还乍晴,十里百里闻流莺。春波渺渺净素练,春山簇簇行画屏。江上花飞已如霰,泽中蒲柳何青青。五陵侠客金騕褭,潇湘美人琼玉筝。珊瑚宝玦照碧草,飞丝急管喧层城。绣服凌云翡翠动,香轮压雾鸳鸯惊。日中斗鸡驰道塞,日暮捶鼓纷吹笙。金陵美人鹦鹉杯,桂棹兰舟不计倾。

向风长啸戴纱巾,野鹤由来不可亲。明日东归变名姓,五湖烟水觅何人。

昨者登梅岭,兹来入桂林。相从万里外,不负一生心。湖上千峰立,樽前十客吟。讥评到泉石,吾敢望知音。

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扬日。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天与风情压众芳,雕栏翠幄奉君王。猗兰自欠倾城色,空作深林一味香。

喜闻罨画初回棹,便拎共公吟过春。何事客乡还送客,今朝人日更愁人。风吹杯面梅花老,路转裙腰草色新。只恐西湖留不住,重来好为活疲民。

凉飚翦菑翳,万山缩鳞甲。水镜滓不留,千尺见毛发。凄风日以高,物华寝朘削。机杼轧晨霜,砧杵捣寒月。孤暌不成寐,耿耿至明发。何处一声秋,停云吹欲裂。

我去孰君友,君留谁我游。定应缘宿契,不待分今投。年事鬓俱白,时名诗独优。未知兹日别,重见又何由。

吾家本住洞庭西,烟雨生涯接钓矶。今日吴江亭上望,水光山色却如归。

处士王复,家于钱塘,为人多技能而医尤精,期于活人而已,不志于利。筑室候潮门外,治园圃,作亭榭,以与贤士大夫游,惟恐不及,然终无所求。人徒知其接花艺果之勤,而不知其所种者德也,乃以名其亭,而作诗以遗之。小圃傍城郭,闭门芝?香。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元化善养

兰阶初擢秀,棣萼亦聊芳。幻化应难料,悲欢独两忘。达生知有道,养性更傅芳。一笑乘云去,谁知本不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