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土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作品评述

诗词《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雪和月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美景,它们映照在一起,互相照应。而水和石则彼此交互作用,发出悲鸣之声。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美景和物象的变幻。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这句意味着作者并不知道岩石上的枯木,是否在这个夜晚上也被感动、产生情感。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万物之间的奥秘和变化的思考。

应见尘土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这句诗提出了尘土的纷扰,山中的空旷,与作者的平生相比,有着不同的气象和状态。这种对比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世事变化的观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抱怨,意指与平常时的景象相比,如今的景象已经变得没有生机。诗中的“□”字可能表示了作者的无可奈何和无法形容之感。

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这句诗中的“熹”指代了作者自己,描绘了作者披衣起身,抬头望着天空中的碧蓝汉宇,上面闪烁着清凉的露水。这个景象象征着作者对于新的起步和前进的渴望。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这句诗以“寥寥千载”形容过去的一段时间的长久和辽阔。作者认为这些情况是明明白白地存在的。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关于宇宙和命运的思考。作者认为,如果能够了解天地,明白宇宙的规律,就能相信事物的运行和隐藏的智慧,一切都会妥善安排。

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这句诗借用“渊冰”和“盘星”两个比喻,表达了记住往事的重要,并强调不要错失自己的目标。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变化和生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诗人独特的思辨性语言,使诗意更加深刻丰富。整体诗意传达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的关注、对自然界无限变化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作者介绍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遡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孝宗朝,歷官秘书郎,知南康军,直秘阁,提举江西、浙东常平茶盐,江西提刑,秘阁修撰。光宗即位,知漳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寻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韩侂胄专政,行僞学党禁,落职罢祠。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謚文。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熹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着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楚辞集註》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卒后,有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事见《勉斋集》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朱熹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其中卷一至卷一○及别集卷七诗部)爲底本,校以宋宁宗时刻本(简称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简称成化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朝鲜李朝英祖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简称朝鲜本)等。底本卷末考异,酌予吸收。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一、十二卷。

诗词推荐

共知行处乐,犹惜此时分。职已为书记,官曾校典坟。寒城初落叶,高戍远生云。边事何须问,深谋只在君。

寒食节

花轻蕊乱仙人杏,叶密莺喧帝女桑。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凤辇迎风乘紫阁,鸾车避日转彤闱。中堂促管淹春望,后殿清歌开夜扉。

寒食节

长年耕凿东皋阿,结得草轩如草蓑。栖身仅足蔽风雨,抱膝犹能发咏歌。窗外鸠鸣花雾重,门前犊卧柳阴多。嗟予久作京华客,未得归田奈尔何。

寒食节

橘岸舟间罾网挂,茶坡日暖鹧鸪啼。女郎指点行人笑,知向花间路已迷。

寒食节

襞积蓝光刻削成,主人题作正南屏。身更万事已头白,相对百年终眼青。烟雨数峰当隐几,林塘一带是中庭。红尘车马无因到,石壁松门本不扃。

寒食节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远尘埃。富春只尺烟涛外,时倚层霞望钓台。

寒食节

剡溪万壑千岩景,人境谁能识心境。君画山阴雪后船。始悟前人发清兴。眼中百里旧山川,荒林雪月萦寒烟。应缘兴尽故无尽,宾主不见宁非禅。当年戏留一转语,不意丹青能再睹。更画人琴已两忘,妙尽子猷真赏处。

寒食节

狄家天使夜行边,穆卜亲占百字钱。五岭共看蕃落马,便将时雨洗蛮烟。

寒食节

到来峭壁白云齐,载酒春游渡九溪。铁嶂有楼霾欲堕,石门无锁路还迷。湖头鲤去轰雷在,树杪猿啼落日低。回首浮生真幻梦,何如斯地傍幽栖。

寒食节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远。不作过湖桥,两处那相见。

寒食节

今夕知何夕阳,此声非恶声。窗前疑月色,枕上误天明。未必皆三唱,惟应只四更。姑苏城外寺,此际已钟鸣。

寒食节

钓发关余谓吉徵,长年三老尔何凭。那知我本江湖士,失脚东来亦堕罾。

寒食节

东风潜启物,动息意皆新。此鸟从幽谷,依林报早春。出寒虽未及,振羽渐能频。稍类冲天鹤,多随折桂人。尊前喧有语,花里昼藏身。若向秾华处,馀禽不见亲。

寒食节

昨日山光寺前雨,今朝邵伯堰头风。野云不散低侵水,鱼艇无依尚盖蓬。藉味初能消酒渴,蓼花犹爱照波红。杨州有使急回去,敢此寄声非塞鸿。

寒食节

珠箔风轻,绣帘浪卷,乍入人间蓬岛。斗玉阑干,渐庭馆帘栊春晓。天许奇葩贵品,异繁杏、夭桃轻巧。命化工、倾国风流,□与一枝纤妙。樽前五陵年少。纵丹青异格,难别颜貌。悲露凝烟,困红娇额,微鼙低笑。须信浓香易歇,更莫惜、醉攀吟绕。待舞蝶游蜂,细把芳心都告。

寒食节

轘辕伊阙两相望,草树离离自郁苍。旧物只余金带枕,夜阑空断九回肠。

寒食节

云南钟秀,间生人望。底事未成美况。当知大器大成时,更莫叹、贤关难上。前程分定,算来无妄。命达时终不放。且须寄语甲科人,断不下、一筹中榜。

寒食节

人间世事最堪悲,有子骑鲸去不归。客厩谩遗陶母荐,萱堂空对老莱衣。黄金榜上嗟陈迹,白玉阶前泣断机。赖有青毡存眼底,满庭兰玉侍亲闱。

寒食节

天末疑无路,波翻欲御风。此身忽在玉壶中。醉倒不知、南北与西东。猎猎遥鸣草、飕飕静打篷。与君回棹碧云浓。不是思归、只为酒船空。

寒食节

惟昔清献公,二年蜀中归。归载无长物,一琴而一龟。龟属烟霞想,琴寓山水思。婆娑二物间,德容俨怡怡。元龙岂时辈,康乐匪俗期。书斋质不陋,覆之以茆茨。手植参天松,亭亭岁寒姿。公去几霜露,高风犹在兹。可使贪夫廉,至今仰伯夷。使君挺孤洁,后身盖亡疑。治体简而肃,民俗

寒食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