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土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作品评述

诗词《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雪和月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美景,它们映照在一起,互相照应。而水和石则彼此交互作用,发出悲鸣之声。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美景和物象的变幻。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这句意味着作者并不知道岩石上的枯木,是否在这个夜晚上也被感动、产生情感。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万物之间的奥秘和变化的思考。

应见尘土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这句诗提出了尘土的纷扰,山中的空旷,与作者的平生相比,有着不同的气象和状态。这种对比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世事变化的观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抱怨,意指与平常时的景象相比,如今的景象已经变得没有生机。诗中的“□”字可能表示了作者的无可奈何和无法形容之感。

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这句诗中的“熹”指代了作者自己,描绘了作者披衣起身,抬头望着天空中的碧蓝汉宇,上面闪烁着清凉的露水。这个景象象征着作者对于新的起步和前进的渴望。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这句诗以“寥寥千载”形容过去的一段时间的长久和辽阔。作者认为这些情况是明明白白地存在的。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关于宇宙和命运的思考。作者认为,如果能够了解天地,明白宇宙的规律,就能相信事物的运行和隐藏的智慧,一切都会妥善安排。

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这句诗借用“渊冰”和“盘星”两个比喻,表达了记住往事的重要,并强调不要错失自己的目标。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变化和生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诗人独特的思辨性语言,使诗意更加深刻丰富。整体诗意传达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的关注、对自然界无限变化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作者介绍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遡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孝宗朝,歷官秘书郎,知南康军,直秘阁,提举江西、浙东常平茶盐,江西提刑,秘阁修撰。光宗即位,知漳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寻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韩侂胄专政,行僞学党禁,落职罢祠。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謚文。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熹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着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楚辞集註》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卒后,有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事见《勉斋集》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朱熹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其中卷一至卷一○及别集卷七诗部)爲底本,校以宋宁宗时刻本(简称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简称成化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朝鲜李朝英祖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简称朝鲜本)等。底本卷末考异,酌予吸收。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一、十二卷。

诗词推荐

凤凰览德辉,远引不待遣。鷾鸸恋庭宇,倏忽来千转。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蠹鱼著文字,槁死犹遭卷。老牛疲耕作,见月亦妄喘。东坡方三问,南禅已五反。老人但目击,侍者方足茧。最后六虫篇,深寄恨语浅。

寒食节

少济南生十岁,与磻溪叟同庚。陈岩方氏耆隽,后村老子师兄。

寒食节

扁舟宿江上,眽眽兴何穷。吴楚十年客,蒹葭一夜风。东林秋信断,南越石房空。向此都忘寐,君应与我同。

寒食节

才高命寡,耻居人下。若不固穷,非知道者。

寒食节

七情万象强牢笼,妍秘安容刻画穷。声欲宣心词体物,筛教盛水网罗风。微茫未许言诠落,活泼终看捉搦空。才竭只堪忱好句,绣鞶错彩赌精工。

寒食节

人生何苦要多才,百虑攒心摘不开。夜月几曾无梦处,春风只管送愁来。秃毫强会悠悠事,浮世无过满满杯。看取秦坑烟焰里,是非同作一抔灰。

寒食节

孺亭洪井古南昌,曾是梅仙试吏乡。一邑弱歌荣製锦,几程鸡犬接维桑。年深为客貂裘敝,秋晚还家菊径荒。平昔题桥今遂志,且斟寿酒献高堂。

寒食节

阃范留椒闼,神游返玉清。鱼灯照玄寝,骑吹咽重城。军迫升仙日,人伤丧妣情。宫中旧长御,行哭尽吞声。

寒食节

柁转秋塘迥,寒光彻万寻。叶声风外急,吟思雨中深。白发存公道,青山适素心。疏钟何处起,暝色正沈沈。

寒食节

汉家为瑞双黄鹄,只道飞翻太液池。不似云屏六画鹤,帝宫深处有人知。

寒食节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

寒食节

龛山古戍更漏声,白塔小市灯火明。六十年间几来往,依然恻怆路傍情。

寒食节

出处平生共,江淮恨不来。宦游良误我,老病赋怀哉。徇物终今世,量书尽几堆。归耕少忧患,惟有仰春雷。〈蜀中谓田无水利者为雷鸣田。龟山昔同到,松竹故依然。红印封咸豉,黄罂分井泉。青天携杖处,晚日落帆偏。无限相思意,新诗句句传。行役饶新喜,临川逢故人。相看对泉石,

寒食节

谷口无劳慕子真,白门我亦种瓜人。贫因好客常赊酒,老为祈年每赛神。独喜葵阴能卫足,翻嗟象齿竟焚身。秋禾夏麦谋生好,岁岁欣尝两度新。

寒食节

百川有馀水,大海无满波。器量各相悬,贤愚不同科。群辩有姿语,众欢无行歌。唯馀洛阳子,郁郁恨常多。时读过秦篇,为君涕滂沱。

寒食节

反哺鸟曰慈,食母枭名恶。如鸟莫如枭,人心当自觉。

寒食节

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身外水天银一色,城中有此月明无。

寒食节

几年辛苦与君同,得丧悲欢尽是空。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三春月照千山道,十日花开一夜风。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寒食节

癸水绕东城,刀兵不用忧。须勤疏道力,常使达潮头。

寒食节

先生许可能尊祖,词采今存干蛊身。碑版灿然垂世誉,要知忠肃有门人。

寒食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