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京山大阳寺

往岁曾游大阳寺,倚天楼殿碧参差。
明安庵迥峰蛮古,杨广城高迳路危。
满壑松声僧定处,一堂秋雨客谈时。
如今细想经行地,三复遗诗血泪垂。

作品评述

《忆京山大阳寺》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诗人回忆起曾经游览过京山大阳寺的往事,描绘了殿宇巍峨、山峰险峻、松涧幽静等景致,以及自己在此地思考经行的情景。全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佛门修行的虔诚。

诗中的“倚天楼殿碧参差”形容了大阳寺宏伟的建筑,使人感受到其雄伟壮丽的氛围。而“明安庵迥峰蛮古,杨广城高迳路危”则描述了周围山峰的险峻和道路的危险,给人以挑战和冒险的感觉。

“满壑松声僧定处,一堂秋雨客谈时”这两句描绘了大阳寺中僧侣静修的景象以及客人在秋雨中与僧人交谈的情景。松涧中传来的松林声音和雨中的对话,增添了一种宁静和清幽的气氛。

最后两句“如今细想经行地,三复遗诗血泪垂”表达了诗人对大阳寺的怀念之情。诗人回想起在这里经行的日子,思绪随之回到过去,回忆起自己曾经写下的那些悲伤和苦闷的诗篇,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伤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写景色、描绘情景和抒发情感,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回忆和表达自己的心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虔诚的宗教场所,引发读者对人生、时光流逝和自我反思的思考。这首诗既有景物描写的细腻和生动,又有情感的抒发和思考的深邃,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内心感悟和审美境界的特点。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诗词推荐

千古芝田人不到,深林继日拾琼瑰。从今为记晁夫子,曾到芝田百亩来。

害风落魄。便飘蓬信任,到处并无篱落。游历水云,管甚身躯零落。觅残馀,傍人家。闲院落。众皆笑我贫沦落。教他骨头,无福长流落。看你不知,将来何方下落。免伊忧,恁时节,超碧落。

昔年封蘖栽,生意颇柔脆。今兹见丹实,落落如星丽。斯果号难成,常踰豫章岁。孤根何为者,尚记吾庐地。蔽芾讵因棠,连蜷乃同桂。厥包千里遥,守舍重缇惠。金颗照病眸,霜津益痟肺。却算去里年,十听秋鸿唳。无复陆绩怀,宁图李衡计。他时攀树悲,讵减金城涕。

竹几藤床石砚屏,薰风帘幕篆烟清。空斋数点黄梅雨,添得芭蕉绿满庭。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素带曳长飚,华缨结远埃。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一言分圭爵,片善辞草莱。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今君有何疾,临路

西山不到几经春,玉山犹能一再临。太白峰前成梦境,直从总角到于今。

蕙死兰枯篱菊槁。返魂香入江南早。竹外一枝斜更好。谁解道。只今惟有东坡老。去岁花前人醉倒。酒醒花落嫌人扫。人去不来春又到。愁满抱。青山一带连芳草。

花何太喜谁能赋,叶是良媒解寄诗。但觉人间传盛事,不知天上集佳期。

鹊印庆仍传,鱼轩宠莫先。从夫元凯贵,训子孟轲贤。龙是双归日,鸾非独舞年。哀荣今共尽,凄怆杜陵田。

一种端溪石,下岩滋别源。千金腾有翼,尺璧走非跟。自顾婆娑质,适堪椎钝根。终焉老茅屋,已矣献金门。

风吹衿帽不知寒,款段奚奴冻亦顽。缩项鳊鱼无可钓,归鞭遥指鹿门山。

紫衣居贵上,青衲老关中。事佛门相似,朝天路不同。神凝无恶梦,诗澹老真风。闻道知音在,官高信莫通。

几点沙鸥泛碧流,芦花两岸暮云愁。鼓楼岩下一声笛,惊落梧桐飞起秋。

寒作埋冰雪,热攻投火汤。今生那有此,宿业未应亡。委顺一无损,力争徒自伤。颓然付一榻,是处得清凉。

旧友一千里,新诗五十篇。此文经大匠,不见已多年。趣极同无迹,精深合自然。相思把行坐,南望隔尘烟。

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青骢宝勒,绿沈金锁,曾瞻天仗。种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宫陪享。况当年定计,昭陵与子,勋劳在、诸公上。千骑风流年少,暂淹留、莫辜清赏。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

冰魂月魄水精神,翠袂凌波湿楚云。雪后清闲谁是侣,汨罗江上伴湘君。

生死乃常理,兴亡殊似之。火鸟化王屋,鼎迁亦有时。骊山发金雁,汉陵复如兹。丹成云得仙,虚冢令人疑。

高塔列远岑,亭亭几百载。铃声答夜风,轮影落沧海。闲云伴危级,曙日平烟彩。欲下生暮愁,千山闭轻霭。

去岁乘轺出上京,军机旦暮促前程。狂花野草途中恨,春月秋风剑外情。愁见瘴烟遮路色,厌闻溪水下滩声。不辞醉伴诸年少,羞对红妆白发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