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钟山赋二首

往在秦淮问六朝,江楼只有女吹箫。
昭阳太极无行路,岁岁鹅黄上柳条。

作品评述

《跋钟山赋二首》是宋代文学家周文璞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秦淮地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往在秦淮问六朝,
江楼只有女吹箫。
昭阳太极无行路,
岁岁鹅黄上柳条。

译文:
曾到秦淮河畔询问六朝事,只见江楼上有女子吹箫。昭阳皇宫已无通行之路,年复一年,鹅黄色的柳条依然垂下。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秦淮地区的景物和环境,表达了对六朝文化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之情。作者提到的江楼上的女子吹箫,可能是指那些在江楼上演奏音乐的艺妓或乐伎。他们的音乐声,让人们联想到了昔日六朝盛世的繁华与辉煌。然而,时光已过,昭阳皇宫早已废墟,再也找不到通向昔日辉煌的道路。岁岁年复一年,鹅黄色的柳条依然垂下,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岁月的沉淀。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六朝文化的怀念之情。秦淮河作为六朝文化的重要地区,曾经是繁华热闹的地方,但如今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模样。通过描绘江楼上的女子吹箫和昭阳皇宫的废墟,作者以寥寥数语道出了六朝文化的兴衰和时光的荏苒。诗中的鹅黄色柳条是一幅岁月流转的画面,让人感叹光阴易逝,岁月无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清幽,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六朝文化的痴迷之情。

第二首的内容未提供,无法进行分析和赏析。

作者介绍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原籍阳谷(今属山东)。宁宗庆元间爲溧阳丞(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与姜夔、葛天民、韩淲等多唱和。有《方泉诗集》传世。 周文璞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此路何潇洒,永无公卿迹。日日多往来,藜杖与桑屐。路边何所有,磊磊青渌石。

一畦失之荒,尔力亦可耨。天下方漫芜,尔功亦何有。

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老守斋钵自有余,端为吾民忧不足。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收麦入厨催酿酒,客问遣骑何时来。

满城车马没深泥,院里安闲总不知。儿辈未来钩箔坐,长春花上雨如丝。

星分邑里四人居,水洊源流万顷馀。魏国君王称象处,晋家藩邸化龙初。青蒲暂似游梁马,绿藻还疑宴镐鱼。自有神灵滋液地,年年云物史官书。

欲求真诀恋禅扃,羽帔方袍尽有情。仙骨本微灵鹤远,法心潜动毒龙惊。三山未有偷桃计,四海初传问菊名。今日劝师师莫惑,长生难学证无生。

苕水夸空阔,苹花笑泬寥。楼台溪上女,杨柳岸边桥。凉月明烟渚,春水称画桡。晚来鱼一跃,带雨识鱼跳。

凌云多少功业。

天材权奇,以龙为友。玄黄虺隤,以脚支柱。与物殊绝,笔墨易取。至於庸庸,殆难为工。然後知何时有古人之风。观其雄雌,矜顾不进。庸中俊佼,驽中骏馹邪。

我家小冯君,天性颇醇至。清坐不饮酒,而能容我醉。归休要相依,谢病当以次。岂知山林士,肮脏乃尔贵。乞身当念早,过是恐少味。

秋夜永。叶叶梧桐霜冷。皓月窥人深院静。孤鸿窗外影。情是相思深井。恩是相思修绠。别后信音浑不定。银瓶何处引。

炀帝龙舟向此行,三千宫女采桡轻。渡河不似如今唱,为是杨家怨思声。

尘埃仿佛前朝寺,客子今缘避雨来。欲访当时漫亡得,绿丛蕉并野花开。

孔明高卧处,庞统旧居时。遇主龙方起,逢辰骥莫追。

秋风动边塞,木叶下庭帏。织就机中素,裁为万里衣。忧沉丝绪短,泪渍线痕稀。君体应如昔,妾容今已非。

稽山却棹酒船回,泠水湾头两意开。一路有诗吟不稳,当时悔不共君来。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西上 一作:西岳)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茅君职守屡经年,悬窦回中坐几仙。酒瓮若盈吾欲客,不须灵窍仰观天。

梅蕊年年破腊时,玉花飞舞集鸾池。独将艳色添真色,任尔冰肌映雪肌。带恨不妨红作泪,洗妆终见白凝脂。可怜渠有风流句,只作歌词不作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