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尚书挽词

相宅隆坤宝,承家占海封。
庭中男执雁,门外女乘龙。
鸣玉游三省,摐金侍九重。
一朝宾客散,留剑在青松。

作品评述

诗词:《崔尚书挽词》

宝相宅隆坤,海封承家占。
庭中男子执雁,门外女子乘龙。
鸣玉之音游历三省,摐金之声侍奉九重。
然而一朝宾客散去,我却留下剑在青松。

译文:
宝相宅隆起,代代承受家族荣耀。
庭中男子执冻雁,门外女子乘龙舟。
美妙的玉石发出声响游历三省,悦耳的金铜声响奉守九重殿。
然而,一旦宾客离去,我只能留下剑在青松之间。

诗意:
这首诗以崔尚书的形象作为载体,描绘了他在权势繁盛时的荣耀与辉煌。宅邸豪华无比,家族世代承袭高官厚职,男子高傲自信,女子与龙同行。崔尚书手持鸣玉之音游历三省,晨钟暮鼓中摐金声的奉侍九重殿。然而,宾客离去之后,他只能留下剑在青松之间,意味着一切权势富贵都是暂时的,但忠诚和坚定的信念将永存。

赏析:
《崔尚书挽词》通过描绘一位权贵人物的壮丽场景和身份地位的变迁,反映了唐代社会中权势浮沉的现实。诗中的宅邸、家族地位、男女形象和贵重器物都反映了作者对权势富贵的向往和表达。然而,通过最后一句“留剑在青松”,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提醒人们权势浮云的本质。整首诗写意流畅,形象生动,余味悠长,意境深远,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切思考。

作者介绍

张说,字霖卿,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有《游老君洞》诗。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六。

诗词推荐

国初名下数三陈,今代吾宗又有人。兄弟已推眉更白,功名何虑骨犹屯。濂溪气韵娟娟月,康节襟怀盎盎春。奋迅发挥吾敢许,稳登鸾凤上麒麟。

忧国忧民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忧国忧民

世纲缠身未得归,但劳清梦到林扉。高人误作班行看,只是山中一布衣。

忧国忧民

北风何惨裂,吹折松与柏。溟海亦震荡,鱼龙失其宅。天地将穷闭,圣贤徒叹息。黄虞邈难逮,行矣西山客。

忧国忧民

北沙一勺浅沙泉,三日弯跧厌客船。指似殿楼知有寺,经行陂泊见多田。清泉方斛快新浴,草屦葛衣便晚天。阅遍题名重惆怅,越州何许但云烟。

忧国忧民

微风过中庭,庭树飒有声。穿帘徐入座,巾屦有余清。

忧国忧民

庐陵山水说西昌,天遣金华印此邦。诗本道他将取去,如何遗下一澄江?

忧国忧民

共僧分晚供,呼渡立桥东。雁背西风紧,渔梁落照红。云添疏树影,叶补败船蓬。旧日津亭酒,黄垆蔓草中。

忧国忧民

孤出亭亭羽盖主,撑开圆叶臂抽条。

忧国忧民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忧国忧民

江村何处小茅茨,红杏青蒲雨过时。半幅生绡大年画,一联新句少游诗。

忧国忧民

北人善驾车,南人善使船。易地而为之,船覆车也颠。人生不相习,勉绝也徒然。

忧国忧民

来访青原古钓矶,溪流衮衮濯龙奇。一茶可款从僧话,数局争先对客棋。云雨那能败吾事,山林政喜得君诗。石头路滑篮舆小,换得扁舟在水湄。

忧国忧民

要路多知己,期公集有庸。行趋青琐闼,荣拜紫泥封。帝室常虚席,侯邦久卧龙。空余遗爱颂,安得镂斯镛。

忧国忧民

万顷重湖东复东,意得得怕打头风。故畦遗穗粼粼在,野水寒林处处通。鸿雁汀洲渺葭苇,牛羊篱落见儿童。衣冠尘土空头白,惭愧扁舟把钓翁。

忧国忧民

深树冥冥一径风,溪流应与十洲通。仙家日月无人识,只爱桃花二月红。

忧国忧民

寂寥银烛与金盘,睡足帘前怯晓寒。不是诗人赏幽兴,雨中深院有谁看。

忧国忧民

君到层轩眼为宽,诸峰还得雨中看。岚光照座苍翠出,寺影拂波金碧寒。诗兴岂妨随望极,秋声不柰起愁端。相逢莫怪无樽酒,艇色崔嵬尚可餐。

忧国忧民

扫罢残冰雪辱临,唤回前雪与争新。禁持酒力难为圣,倚赖诗肠即有神。朝气颠狂从自舞,夜声骚屑会相亲。白蘋满眼长安梦,三月杨花覆锦茵。

忧国忧民

青林浅濑密萦洄,唤作兰亭载酒来。忽听江深发鸣橹,始知身是罢官回。

忧国忧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