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白华孝子

廉耻有微缺,须知孝未纯。
白华何所似,所似皎然身。

作品评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白华孝子》是宋代诗人林同的作品。这首诗探讨了孝道的真谛和理想的孝子形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廉耻有微缺,
须知孝未纯。
白华何所似,
所似皎然身。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孝道的高尚品质和孝子的理想形象。诗人认为,即使我们在廉耻方面有微小的缺陷,我们也应该明白孝顺的道义尚未完全实现。诗中的白华被用来比喻孝子,表达了孝子纯洁无暇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孝道的思考,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孝子形象。诗人认为,即使我们有些微小的缺陷,我们仍然应该努力追求完美的孝道。白华被用来比喻孝子,白色代表纯洁和无暇,皎然代表明亮和清澈。这种比喻使得孝子的形象更加崇高和美好。

诗中的廉耻和孝顺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廉耻指的是对道德准则的敏感和遵守,而孝顺则是尊敬和关心父母的美德。这首诗通过对廉耻和孝顺的关系的思考,提醒人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孝道的完美。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思想,通过对廉耻和孝顺的对比和比喻,揭示了孝子的崇高形象。这首诗展示了林同对孝道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激励读者在自己的孝道修行中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更高的境界。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天台真术李秀才,手持先兄遗墨来。先兄已矣遗墨在,三读感噎重生哀。哀余试问子何术,星斗纷翻舌端出。不须问术只观诗,诗好应知术真实。大凡学术总要真,不真误杀天下人。近来世人多弄假,不独肆中谈命者。

车马城中早上忙,子城内里看星郎。十州已茂圜扉草,一炷初凝画戟香。铜剖虎符新雨露,玉持使节旧风霜。明年樱笋成时候,不在乌台即玉堂。

李径桃蹊次第开,穠香百和袭人来。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社国之本,冠礼之始。福升自西,维宝之位。于著于阼,维子之闰。厥惟钦哉,敬以从事。

雪飞数片又成晴,透瓦清霜伴月明。一曲忽闻高士笛,临窗和以读书声。

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閒。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郎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霅水徒清深,照影不照心。白鹤未轻举,众鸟争浮沉。因兹挂帆去,遂作归山吟。

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不作秋风铺落叶,端如春草种成丛。旁观讵敢当勍敌,俯拾无劳命短童。说与妻孥须办取,如山酒肉贺全功。

世慕长生术,君尤早用功。谈玄徒至老,养素竟成空。身已随朝露,神应到阆风。清言那复接,赖有注参同。

楼上几当当,残更引漏长。月明山树湿,露下药苗香。朝野衣冠异,郊原故物伤。平生三径草,此夕更苍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

尚书八座贵,大使十州雄。欲得疮痍痤,先怜杼轴空。仁民兼爱物,时雨及春风。

经纬两仪文化洽,削平方域武功成。瑶弦自乐乾坤泰,玉戚长欢区宇宁。

罗袖薄。玉臂镂花金约。起晚欠伸莲步弱。倚床娇韵恶。独自青楼珠箔。怎向日长花落。门掩东风春寂寞。误人瞋喜鹊。

道韫生来亦谢芝,解吟今有寿兄时。着行布字银钩细,鎔意成辞金薤垂。义气流行亲手足,笑风吹到老须眉。自家儿女能如此,一味清甘足解颐。

寺中荆棘老侵云,恶木狰狞野外村。原上狐狸走白日,水边魑魁立黄昏。

当初相见。君恨相逢晚。一曲秦筝弹未遍。无奈昭阳人怨。便教恩浅情疏。隔花空望金舆。春晚不拈红粉,碧窗自录仙书。

银潢斗转挂疏棂,翡翠窗纱夜未扃。三弄琴声弹大雅,一帘明月到中庭。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