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吴儆的《和吕守环秀堂三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niǎo dù píng fēng míng shuǐ jìng , yún shēng huà dòng yōng luó h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水:古代祭祀所用的净水。
屏风:(名)放置室内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
水镜:水镜shuǐjìng在一根钢管中安放有一系列镜片用以使人能看到水面下相当远的物体的装置
吴儆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原诗
久合鸣珂上九关,一麾犹许饱看山。
丰年诸县公事少,燕寝清香兵卫閒。
鸟度屏风明水镜,云生画栋拥螺鬟。
向来蛛网蜗涎污,胜处岂非天地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