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斯远西轩竹二首

道上行人暍,林间释子幽。
去无相趣迫,聊得小夷犹。
竹树拥檐立,溪山随槛流。
自非能赋者,常是欲眠休。

作品评述

《和斯远西轩竹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诗词作品。诗意表达了行人在炎热的道路上感到疲惫,而在幽静的竹林中却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虽然离开了繁忙的世俗,却并未完全摆脱对名利的追求,仍然带着一些欲望,但在这里可以暂时放松身心,享受平凡的生活。

首先,诗人描绘了行人在炎热的道路上行走的情景,他们因为酷暑而感到疲惫不堪(暍)。接着,诗人转移到竹林中,这里静谧幽深,释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释子幽)。在这个环境中,行人不再受到外界的无形压力,感到自由和舒展(去无相趣迫)。

然而,诗人暗示行人并未完全超脱尘世,他们仍然带着一些欲望(聊得小夷犹)。在竹林中,竹树簇拥着屋檐生长,形成一道景观(竹树拥檐立)。溪水从山中流过,山水景色在门槛间流动(溪山随槛流)。诗人认为只有真正能够创作出如此诗意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美妙,而不是每个人都能赋诗(自非能赋者)。对于普通人来说,常常只是希望能够在这里安静地休息(常是欲眠休)。

这首诗通过对行人在道路和竹林中的不同体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类欲望的思考。它唤起了人们对于追求内心宁静和平凡生活的渴望,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片刻安宁的愿望。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天戈何日戮蚩尤,省得营屯戍卒骄。事会无穷人物眇,坳杯莫救釜中焦。

世人应未到,若士或曾游。岸隔千峰秀,门临万濑愁。蜺旌疑可迟,丹洞拟深投。归去夸尘侣,城闉鹤暂留。

谁云死别已吞声,此恨何年得遽平。林响风声雨萧瑟,败人残梦欲残更。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1]。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既破我斧,又缺我錡[2]。周公东征,四国是吪[3]。哀我人斯,亦孔之嘉。既破我斧,又缺我銶[4]。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举世知心独有韩,为何无发强加冠。若人了得推敲事,僧服僧衣一样看。

千年调,一旦空,惟有纸钱灰晚风送。尽蜀鹃啼血烟树中,唤不回一场春梦。

湖榭从来与众同,况于清晏奉群公。驱车即日趋翔凤,就馆初寒听过鸿。霜雪满髯仍自壮,珠玑落笔不知穷。太平鱼鳖今咸若,岂系区区一老翁。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後,谁与争功。

荷衰菊老柳微黄,蝶舞风林叶共狂。阆苑无花留不住,飞来学做小春忙。

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楼台相掩映,城阙互相望。缇油泛行幔,箫吹转浮梁。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槿散凌风缛,荷销裛露香。仙歌临枍诣,玄豫历长杨。归路乘明月,千门开未央。

吾为尔先生,尔为吾弟子。孔门有遗训,复坐吾告尔。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孝敬不在他,在兹而已矣。欲我少忧愁,欲我多欢喜。无如酝好酒,酒须多且旨。旨即宾可留,多即罍不耻。吾更有一言,尔宜听入耳。人老多忧贫,人病多忧死。我今虽老病,所忧不在此。忧在半酣时,尊空

久不相逢喜合簪,相从未久又分襟。扁舟自逐便风去,却恨无情江水深。

芒鞋竹杖最关身,散发披衣不待人。三两作邻堪共活,五千插架未为贫。

金轮示现清夜,火树高腾碧虚。说法未回坡应,册勋先到钟鱼。

池头旭日散轻烟,开镜清光近九天。翠柳长条经雨后,绿摐香暖得春先。御沟流出通金水,仙派分来自玉泉。在镐几回陪宴乐,永歌《鱼藻》继周篇。

风吹积雨销太行,水暖河桥杨柳芳。少年初仕即京国,故里几归成鬓霜。山行马瘦春泥滑,野饭天寒饧粥香。留连芳物佳节过,束带还来朝未央。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昨宵醉里行,山吐三更月。不见可怜人,一夜头如雪。今宵醉里归,明月关山笛。收拾锦囊诗,要寄扬雄宅。

矫首昂霄上,刳心泣露余。高门封植旧,暴客斧斤初。斲作有瑕玉,创为无用樗。终当宿威凤,勿为汝欷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