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思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
飘摇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作品评述

【注释】:

作者介绍

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著作《中论》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徐干的成就


  徐干一生,以“清玄体道”著称。在创作方面,则以诗、赋、散文见长。诗歌今存3篇,都是五言诗。今存徐干作品,没有《公宴》、《斗鸡》之类酬应之作,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建安作家之处。徐干诗歌成就不高,钟嵘《诗品》把他列入下品。虽钟嵘贬抑过甚,而从干今存之诗看,较王粲、刘桢亦稍逊。干诗大部散佚,今存10首(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而以《室思》6首和《答刘桢》较为出色。《室思》设为思妇之词,共六章,写一位妇女对远行不归的丈夫的怀念:“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以至“展转不能寐”,幻想乘鸿鸾之羽飞到丈夫身边,与之相会。有时又担心丈夫“重新而忘故”,在外另有新欢。全诗情致缱绻,心理刻画细腻,十分委婉动人。《答刘桢》则语言浑朴,感情真挚,亦为佳作。


  徐干在辞赋方面的名声颇高,他的《玄猿赋》、《漏卮赋》、《橘赋》(以上皆佚)、《圆扇赋》等,曾被曹丕评为“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典论·论文》);刘勰也曾把他与王粲一起作为魏之“赋首”而加标举(《<文心雕龙>·诠赋》)。今存作品不足10篇,而且多有残缺。其中《齐都赋》,从残文来看,原先的规模可能相当宏大。

散文
  徐干本人擅长辞赋,能作诗,其五言诗妙绝当时。徐干的存世之作,今只有散文集《中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文章风貌。当时的人们评价他写《中论》是“欲损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当时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
  《中论》的写作主旨是:“常欲损世之有□、益俗之不足,见辞人美丽之文并时而作,曾无阐弘大义、敷散道教、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故废诗、赋、颂、铭、赞之文,著《中论》之书二十二篇”(《中论序》)。今存辑本分上、下两卷,上卷10篇,多论述处事原则和品德修养,下卷10篇,大部分论述君臣关系和政治机微,因此,它是一部有关伦理及政治的论集。其思想倾向,大体上遵奉儒家旨趣,多祖述先王、孔、孟之言,同时,也受道家、法家的某些影响。《中论》对时弊有所针砭,不过作者持论比较中庸谨慎,一般不指斥时事,所以显得辞旨邈远,较少锋芒。与同时的仲长统《昌言》相比,其揭露现实矛盾的深刻性和批判的尖锐性,都有所逊色。《中论》的语言比较平实,论证讲求逻辑、条理贯通,还不失为一部较好的论说文专著。它是“建安七子”中今存唯一的专著。
  他的著作,除《中论》外已散佚,《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5卷,已佚。明代杨德周辑、清代陈朝辅增《徐伟长集》 6卷,收入《汇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论》2卷,《四部丛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旧《寿光县志》载有他的诗8首、《齐都赋》1篇。

徐干的生平

  徐干(170--217):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人,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

  其少年时,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而徐干却专志于学。当时的州郡牧慕徐干才名“礼命蹊躇,连武欲致之”。他“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曹操曾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他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过着极贫寒清苦的生活,却从不悲愁。曹操又任命他为上艾长,他仍称疾不就。建安中,看到曹操平定北方,中国统一有望,即应召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五官将文学,历五、六年,以疾辞归。“身穷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亦“不以为戚”。(引并见《中论序》)后授上艾长,也因病未就。建安二十二年(217)春,瘟疫流行,干亦染疾而卒。后来曹丕论及徐干时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诗词推荐

於时穷达何须较,在我行藏未易论。子路不知方愠见,更疑力学到师门。

天妒梅花更妒人,风风雨雨不知春。杜鹃啼处孤灯梦,寒食樽前一病身。易理愁中才得力,交情乱后始能真。天涯相对忘形迹,拥被微吟乐贱贫。

几度归程入梦间,秋鸿社燕两为难。西湖半夜风雨急,交泗一床心胆寒。落第我为中酒味,圜桥子亟洗儒酸。臂弓秣马长淮去,莫笑狂夫老据鞍。

雪后登楼兴未赊,仙人香案挂寒霞。帝京初晓浑如玉,宫树先春已着花。人意喜时消作水,马蹄行处踏为沙。黄公垆畔新醅绿,游子如何不忆家。

朝登黄金门,暮上白玉堂。清飙播柔弦,倏忽变炎凉。蟋蟀吟苔砌,宵行流夜光。云汉悬西南,星斗何纵横。唐虞布文德,中国奏《韶》章。群后让于朝,凤凰亦来翔。流音激青霄,奋翮向朝阳。万动各飞奔,赖此一人庆。志士思丧元,贤人愿垂芳。揽镜照容鬓,无使生秋霜。不及少壮时,

孤客秋易伤,嘶蝉静仍续。佳晨亦已屡,欢会常不足。禅地非路岐,我心岂羁束。情生远别时,坐恨清景促。望中千里隔,暮归西山曲。萧条月中道,彩蒨原上绿。不见同心人,幽怀增踯躅。

少陵昔日富辞华,愁见飘零万点花。写物高才从古少,伤春情绪此时加。恨无巧语谗风伯,直欲狂图系雨车。莫怪晚来觞屡釂,白头判得醉流霞。

坐对吴山酒,闲同越客吟。月明人渡浅,花暗鸟啼深。往事空流水,还丹未化金。不堪春又晚,惆怅百年心。

难甘不是唐工部,窃效堪艳绣鞍。

吾侪此道竟须伸,抱负堂堂况不伦。每喜高才皆正伦,异时公仪有廷臣。落花流水方愁客,细雨轻寒不着人。且力韬钤加强饭,未须俯首叹湮沦。

竟指秦淮作战场,美人扇上写兴亡。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

破屋沧洲上,清贫独可怜。书存无子读,诗好有僧传。葬卜中原夜,坟邻北际边。穷交空白首,莫赠买山钱。

豫章材成七年后,潢潦眼看三尺缰。山翁坐阅刺天翼,抱书亦耻崔嵬藏。

惟帝乘防,司厥生殖。感所自兴,据我炎德。既度斯筵,乃声斯稷。对越居歆,介祉无极。

三日东风入万家,草间残雪不留些。儿童道是雪犹在,笑指梅花作雪花。

自计前生定蜀人,锦官来往九经春。堆盘丙穴鱼腴美,下箸峨眉栮脯珍。联骑隽游非复昔,数编残稿尚如新。最怜栩栩西窗梦,路入青衣不问津。

邵伯津头闸未开,山城鼓角不胜哀。一川霞锦供行客,且掬荷香进酒杯。

腊雪瑞我麦,春雨嘉我谷。老农无他求,一饱万事足。

我亦扁舟一散人,江湖为洗十年尘。笔床茶灶经过地,风月相望亦有神。

山谷前头敢说诗,绝称漱井扫花词。後来全集教渠见,别有天珍渠得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