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于保福寺是日大雨至

常暘为虐势流金,稽首长松幸屈临。
一佛等慈清苦海,众生度厄浴甘霖。
沛然而下期中熟,可以无饥免大祲。
好雨后人愁抱释,退思畴昔尚熏心。

作品评述

《祷雨于保福寺是日大雨至》是宋代袁说友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祈求雨水的祷告在保福寺,雨水降临的那一天
常暘的暴虐如金流淌,我谦恭地向高大的松树致敬
佛陀怜悯地注视着苦海的众生,洗去他们的痛苦,降下甘霖
如此丰沛的雨水即将成熟,可以免去人们的饥饿和灾祸
美好的雨后人们不再忧愁,回想过去依然感动心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保福寺祈雨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袁说友对于雨水的渴望和对人们福祉的关切。诗中的常暘被描绘为残暴无情的形象,而长松树则象征着高大威严的力量,袁说友在这里用自己的小我与伟大的自然力量相对比,表达了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渺小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袁说友写到佛陀怜悯众生,为他们带来甘霖,这体现了他对佛法慈悲救度之伟大的崇敬与赞颂。他相信,这样丰沛的雨水可以给人们带来丰收,解决饥饿和灾祸,带来幸福与安宁。

最后,诗人反思过去的经历,感慨万千。雨过天晴,人们的忧愁消散,但他依然铭记心中,思念着过去的岁月,这种感慨或许是对于历史的思索,对于人生的回顾。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和人类命运的交织为线索,深入表达了袁说友对于人间疾苦的关注,对于佛法救度的崇敬,以及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雨水的丰沛和对佛法的倚重,诗人表达了对于希望和救赎的追求,同时也传递着一种对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淡日泊在扶桑边,四山浮云来蔽天。本是阳和变杀气,发出燥土如云烟。吾皇神圣来赫怒,诸公饱饭日晏然。去年五月南海翻,九月三边烽火连。旅人潦倒衰暮年,有怀明主徒拳拳。袖中常怀书一编,不得上陈徒自怜。有时问天天不语,仰天大笑龙楼前。不如回去长安市上酒家眠,明日收拾

坚净不苦窳,陶于醉封疆。临溪刷旧痕,隔屋闻新香。移来近麹室,倒处临糟床。所嗟无比邻,余亦能偷尝。

土广曾吞九云梦,民劳因起一阿房。人皆怜楚三户在,天独天秦二世亡。

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所以致仕年,著在礼经内。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二疏独能行,遗迹东门外。清风久销歇,迨此向千载。斯人古亦稀,何况今之代。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辈。惟有高仆射,七十悬车盖。我年虽未老,岁月亦云迈。预恐耄及时,贪荣不能退。中心私自儆,何以

佛眼觑不得,祖师提不起。石裂崖崩,掀翻到底。不风流处更风流,也是波斯入闹市。

暖拥红炉火,闲搔白发头。百年慵里过,万事醉中休。有室同摩诘,无儿比邓攸。莫论身在日,身后亦无忧。

良辰入奇怀,端欲挽我行。幽花迎人笑,欣然媚柴荆。春醪处处佳,姑泻浊与清。好鸟何许来,日暮独一鸣。江山雨新洗,坐使老眼明。天公喑鹁鸪,要作烂漫晴。平生木上坐,莫逆惟有卿。妇寻茅三间,遥取乌几凭。长腰雪不如,付兹腹彭亨。短蔬胜肥肉,甘哉北湖羹。一饱便可足,此外

三峡云连白帝城,风波九死得余生。虎头狼尾乱流济,猫面马肝缘壁行。中衍何妨需在险,心亨但见坎常平。况逢诗友殷勤问,宁复穷途哭步兵。

鼓角边声壮,林塘夜色幽。凉风动疏竹,明月在高楼。久客形容老,孤城战伐愁。不眠怀魏阙,长啸拂吴钩。

洛阳常见画图中。春去只心融。国色辉开寒日,天香熏破霜风。平生看了,姚黄魏紫,一捻深红。莫是神仙韩令,裁成顷刻花丛。

寺古专宜僻,居深自作幽。兴来宁惮远,句苦不缘愁。逸气无前足,虚怀不系舟。逢人难晤语,冒雨亦相求。

丘园莽萧瑟,客子暮徘徊。山是钧州起,河从郑邑来。衣冠余古墓,歌舞只荒台。野哭谁家妇,秋声助尔哀。

熙辰礼备,济济雍雍。言奉斯册,重亲之宫。宫帷既敞,协气感通。皇仪亲展,寿祉无穷。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西风几载动边尘,不见长平奉国珍。汗浃历时嘶石马,锋销何日铸金人。消磨日月平生志,惭丑烟霞自在身。天意不关人事倦,新醅小漉葛头巾。

深山荒松枝,雪压半离披。朱门青松树,万叶承清露。露重色逾鲜,吟风似远泉。天寒香自发,日丽影常圆。阴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盖满琼花。捧君青松曲,自顾同衰木。曲罢不相亲,深山头白人。

舟行如叶泛长川,解水吴儿力可全。风急辄先千浪破,岸欹能把一{上竹下亶}牵。湖沈日影山头画,云漏天光雨足悬。试向中流东北望,城南实塔在门前。

黄面老子性命,今日落在朋上座手裹。扶起放倒,不为差事。

太平之符,昭发众瑞。爰有嘉禾,异龙合穗。大田如云,既获既刈。野人愉愉,不亦有岁。

寒鱼不乐水,遇汕辄来依。溪边蓑笠翁,智深鱼莫知。网罟既不设,钓竿亦罢携。萧然徒手来,一一收无遗。幽人买鱼食,心亦怜鱼痴。早知烹割苦,宁如在流澌。世人岂异此,外物常见羁。好在李斯犬,当观庄子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