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已向闲中作地仙,更于酒里得天全。
従教世路风波恶,贺监偏工水底眠。
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此语出天然。
醉中对客眠何害,须信陶潜未若贤。
孝先风味也堪怜,肯为周公昼日眠。
枕麹先生犹笑汝,枉将空腹贮遗编。

作品评述

诗词:《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已向闲中作地仙,
更于酒里得天全。
従教世路风波恶,
贺监偏工水底眠。

君且归休我欲眠,
人言此语出天然。
醉中对客眠何害,
须信陶潜未若贤。

孝先风味也堪怜,
肯为周公昼日眠。
枕麹先生犹笑汝,
枉将空腹贮遗编。

中文译文:

已经在闲暇之中成为了地仙,
在酒中更加得到了天的完全。
因为教导世间的道路充满了风波恶劣,
所以在贺监中特意选择水底来安眠。

君且回去休息,我想要睡觉,
人们说这种言语是自然而然的。
在醉酒之中对待客人睡眠有何害处,
你应该相信陶潜(指陶渊明)也没有比你更贤明。

孝道先行的风味也值得怜惜,
愿意效仿周公(指周公旦)白天睡眠。
枕着酒曲的先生(指韩愈)还在嘲笑你,
白白浪费了空空的胃口来保存遗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的,题为《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共有三首,这里摘录了其中的几句。

整首诗以李行中秀才在酒中睡眠为主题,表达了对逆境世事的厌倦和对闲逸自在的向往。诗人将自己比作地仙,认为在闲暇中已然成为了超凡脱俗的仙人,而在酒里则更能得到天的恩赐。他对于世间的风波和纷扰感到厌倦,因此在贺监(监狱)中选择水底来安眠,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诗中提到了陶潜,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以追求自然和闲适的生活而著称。诗人告诉读者,对待客人在醉酒中睡眠并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应该相信陶潜也没有比李行中更为贤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对陶渊明的崇拜和对传统文人的追求。

诗中还提到了周公,指的是周公旦,他是周朝的开国君主,被尊为孝行的楷模。诗人将周公的白天睡眠作为孝道的表现,表示对周公的敬佩,并暗示自己也愿意效仿他,过上闲暇自在的生活。

最后两句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收尾。诗人将枕着酒曲(酿酒的酒麴)的先生(指韩愈)嘲笑李行中,认为他白白浪费了空腹的胃口来保存遗编(指写作之事),暗示李行中过于追求闲逸而这首诗词《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是苏轼所作,描述了李行中秀才在酒中醉眠的情景,并表达了对逆境世事的厌倦和对自在闲逸的向往。

诗中的第一首写道,李行中已经在闲暇之中成为了地仙,更加通过酒的沉醉得到了天的馈赐。他因为看透了世俗之路的风波恶劣,选择在贺监(监狱)中的水底安眠。

第二首表达了李行中秀才对客人说,君且回去休息,而他自己则想要睡觉。他认为这种言语是自然而然的,醉酒中与客人对话并不会有什么害处,相反应该相信古代文人陶渊明也并不比他更贤明。

第三首则提到了孝道和周公。诗人认为孝道的品质令人怜爱,愿意效仿周公在白天睡眠的闲逸生活。最后两句则以幽默的口吻收尾,诗人说枕麹先生(指韩愈)依然嘲笑李行中,认为他白白浪费了空腹之中的才华来保存遗编。

整首诗以李行中秀才在酒中醉眠为主题,抒发了苏轼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将自己比作地仙,认为在闲暇之中已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而在酒中则能更加得到天的恩赐。诗中还融入了对陶渊明和周公的崇敬,以及对传统文人生活方式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幽默的笔调诉说了诗人对逆境世事的抱怨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时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的崇拜和对自我解放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故国看看远,前程计在谁。五更听角后,一叶渡江时。吾道天宁丧,人情日可疑。西陵向西望,双泪为君垂。

江南厌听鹧鸪曲,岭南初尝鹧鸪肉。年年细雨落花春,钩輈格磔恼杀人。竹鸡泥滑报行客,鹧鸪更道行不得。方兄百辈买一只,可惜羽衣锦狼藉。

安阳好,千古邺台都。E83F帐歌人春不见,金楼梦凤夜相呼。辇路旧萦纡。闲引望,漳水绕城隅。暗有渔樵收故物,谁将宫殿点新图。平野漫烟芜。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酒厌高阳价,人怀中古情。把杯聊共乐,对景发新声。十二分清气,三千外世荣。天真聊所适,俗礼莫相婴。蝉韵微微近,松声宛宛生。林风侵坐冷,山月照人明。籁静神尤爽,宵分气尚横。星文玉烛焕,虎力紫毫轻。得志非轩冕,游神必海瀛。中元聊醉此,寓意笑虚名。

琉璃滑处玉花飞。溅珠玑。喷霏微。谁遣银河,一派九天垂。昨夜白虹来涧饮,留不去,许多时。幽人独坐石嵚{山/欹}。赏清奇。濯涟漪。不怕深沈,潭底有蛟螭。澒洞但闻金石奏,猿鸟乐,共忘归。

节到重阳日,身为千里人。半痴黄口子,多病白头亲。熟浸菊英嫩,轻挼茱糁匀。旋沽深巷酒,强饮不成春。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笋舆冲雪过溪桥,流水方东未晚潮。白里不知梅夺色,青边尤喜麦成苗。烟深带雨参差下,空阔随风自在飘。可是忍寒诗更切,故求野路踏琼瑶。

气无所帅任崩奔,东鹜西驰利欲昏。人事才停机械息,天心无间本真存。

大巫舞袍奉酒尊,小巫湔裙进盘彘。野风吹树龙马归,瓦炉柏根香满地。白衣老须撚向前,叉手大胆不敢言。去年田家五分熟,更饶三分百事足。大茧千棚丝满窠,栗犊两握角出肉。土台浇酒再拜辞,纸钱不灰扑绕木枝。神语顺从杯教吉,鼓笛薨薨打三日。

水石随缘岂计程,东吴相遇别西京。夜禅月下袈裟湿,晓上山巅锡杖鸣。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越中多有前朝寺,处处铁钟石磬声。

数载俱流落,相逢鬓已秋。生涯同寂寞,书剑只淹留。沙阔随天尽,江平带日流。别离殊不惬,回首思悠悠。

今年低初水生鱼,去年高亢旱坼龟。阴阳似属天公事,庙堂可是无个变。动分纳粟令如火,老稚依然鹄形钢。嗟汝命薄犹可惜,穹官巨室无凶年。

明君切西雇,元帅作中军。宾客湖南上,人才冀北群。三鱣存绛帐,一鹗在青云。磊磊轩天地,诗书有隽动。

几岁钦文命,今朝拜禹陵。稽山新雨霁,鉴水暮云凝。更睹玄圭锡,悬知四载乘。川灵洎河伯,千古获依凭。

夜静群动息,翩翩一雁归。清音天际远,寒影月中微。何处云同宿,长空雪共飞。阳和常借便,免与素心违。

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声眠篷底客,寒湿钓来蓑。暗澹遮山远,空濛著柳多。此时怀旧恨,相望意如何。

几年鳞甲蛰清渊,一旦飞腾石自穿。遗迹漫存离旧隐,定应衔雨去朝天。洞口岩高著数椽,秋铃听法护金仙。腾身一跃天池后,云雾于今尚滃然。

一从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