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晚步

江城五月风雨余,岭南地僻少驰驱。
政余长日无与俱,寻幽步屧城西隅。
地平山远迷绿芜,垂阳深处闻鹧鸪。
萦纡小径逅浮图,松风夹道如笙竽。
清池冷浸秋水菰,如有露气侵庭梧。
桃笙院静横竹奴,栩栩清梦游冰壶。
觉来残照不可呼,更待好月同归涂。

作品评述

诗词《西郊晚步》描写了作者在西郊漫步的情景。这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学李。

《西郊晚步》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城五月风雨骤,岭南地偏少奔驰。
政务繁忙无暇间,寻幽步履至城西隅。
平地山远花团迷,黄昏深处传鹧鸪之音。
蜿蜒小径偶遇水上浮尘,
松风夹道如笙竽之音。
澄清的池水寒冷,浸润着秋天的菰草,
仿佛有露气侵入庭院中的梧桐树。
桃笙院静谧,横竹奴轻轻颤动。
清澈的梦境中漫游在冰壶之上。
苏醒时残照难寻觅,只能期待美好的月光共归涂。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城郊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诗开始描绘了五月的江城遭遇风雨,岭南地区偏僻少有行人,政务繁忙使得作者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然而,作者仍然在空闲的时候前往城西角落追求宁静和寻找幽舒之地。诗中描绘了山峦和葱翠花团的景色,同时在黄昏时分听到了传来的鹧鸪鸟的鸣叫声。在一条弯曲的小径上,作者偶遇了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尘,松风穿过道路,发出笙竽之音。作者赞美了清澈的池水和冷浸着秋天色彩的菰草,同时对庭院中被露水滋润的梧桐树产生了幻觉。最后,作者梦游在冰壶之上,感受到桃笙院的宁静和横竹奴微微颤动的气息。然而,当作者苏醒时,残照已经难以寻觅,只能期待与美好的月光相伴归之。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宁静幽舒之地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作者展示了自己对美的感知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整首诗使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繁忙现实生活的厌倦,渴望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求片刻的自我放松和心灵的愉悦。

诗词推荐

曾是阿房学舞人,玉箫旧谱尚随身。喜归商岭寻仙药,忍见秦宫化劫尘。松蜜春腴差可饱,槲衣秋碎不须纫。凭谁唤起勾龙爽,更写湘妃与洛神。

客中睡眠少,常以鸡鸣兴。新炭炽宿火,膏油续残灯。焚香倚蒲团,外静中已凝。荣辱两不到,淡如秋水澄。出定窗已白,炯炯寒日升。厨人作芋糁,供此在家僧。

巫山有石称神女,何事江山亦号郎。岂是世情强分别,从来造化有阴阳。

死者复生。生者不愧。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其一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其二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守贵常思俭,平津此意深。能卑丞相宅,何谢故人心。种蕙初抽带,移篁不改阴。院梅朝助鼎,池凤夕归林。觉路经中得,沧洲梦里寻。道高仍济代,恩重岂投簪。报国谁知己,推贤共作霖。兴来文雅振,清韵掷双金。

感君三尺铁,挥攉鬼神惊。浩气中心发,雄风两腋生。犬戎从此灭,巢穴不时平。万里横行去,封侯赖有成。

披棘扪萝入洞中,拂尘剥藓识涪翁。我绿直道来施右,君为清诗到石通。定后寂寥无异议,危初萋菲竟何功。投豺畀北言犹在,厄宋饥陈道不穷。

胸中历历古人诗,妙用纵横自一机。管得杜韩惊且泣,斓斑要作百家衣。学诗元不离参禅,万象森罗总现前。触著见成佳句子,随机饤饾便天然。

一声霜晓谩吹愁,八尺风漪不耐秋。上座独超三昧地,诺惺庵里证般舟。

山披锦云而烂成春意,水含碧月而淡存秋容。恁麽也恁麽,说似曾不中。黄头并碧眼,消息子难通。

春到村居好,茅檐日渐长。杯深新酒滑,焙暖早茶香。

古县跨河流,人繁军市稠。羽飞朝暮驿,鳞叠往来舟。兄擅才华久,时推政治尤。足犹妨老骥,目不碍全年。从道西来近,能无东望愁。时因趋上府,穷巷一相求。

兼山曰艮,德在知止。君子体之,思不出位。

爱酒时称僻,高情自不凡。向人方白眼,违俗有青岩。云际开三径,烟中挂一帆。相期同岁晚,闲兴与松杉。

宋玉平生恨有余,远循三楚吊三闾。可怜留著临江宅,异代应教庾信居。

野哉汉阴叟,好古遂忘机。抱瓮诚亦勤,守朴全道微。子贡初不达,听言识其非。已为风波人,怳惘失所依。

一莺飞去一莺啼,桃李一空春已归。踏破苍苔殊可惜,坐看流水拽斜晖。

殷勤亲惠鹤,迢递自江濆。情性浑如我。精神酷似君。舞思同座看,唳想隔城闻。从此添诗景,为题好共分。

为伊家,终日闷。受尽恓惶谁问。不知不觉上心头,悄一霎身心顿也没处顿。恼愁肠,成寸寸。已恁莫把人萦损。奈每每人前道著伊,空把相思泪眼和衣XX。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